恒指昨日雖然只是輕微回落,不過整體氣氛明顯轉弱,不少國企股的下跌幅度比較大,是時候小心一點。暫時未有特別證據,去認定大市已經見頂,可是在這種市況中,正常的調整幅度是兩三成,不要掉以輕心,值得減注增持現金。
比較重要的轉變,是美元忽然大幅反彈,其實也不外二百點子左右,仍然可以只是調整,不過商品價格跟隨回軟,對敏感的資源股來說,已經足以觸發拋售,中國鋁業(2600)及江西銅業(358)等沽壓較大,便是這個原因。甚至美電也趁勢回升至較接近7.8元的水平,對港股的市場心理,亦有負面的影響。
昨日有即市評論指亞洲股市呈強,對港股會有支持作用,估計主要是指美股下跌,日股也繼續上揚的現象。這個傳統智慧,是有商榷的地方,因為香港和亞洲多國,在滙率制度上有其根本的分別。
美元回升,對日本的出口股來說是利好消息,因為競爭力不至被強勁日圓滙價所蠶食,出口股在日經指數中舉足輕重,所以日股隨美元轉強,是順理成章。
可是香港及中國採取固定滙率的制度,多次指出在這個制度下,資產價格的調節,是取代了滙率方面的變動,因此在美元持續下跌時,港股一直牛氣沖天。同樣道理,當美元回穩,港元或人民幣資產升值的動力便會減弱。
港股與其他亞洲股市,不時背馳是有原因的,畢竟美元的強弱,是主宰環球金融市場走勢的一個重要元素。
要判斷美元是調整抑或轉勢,或者調整的幅度有多深,是相當重要但卻極其困難的工作。短線而言,似乎暫避國企鋒頭,轉向工業股會比較穩陣,美元反彈,至少稍減原材料上升的壓力,何況估值並非太高,在資金流向推動下有表現並不困難。
不過,這是比較投機的建議,因為美元稍後應該回復弱勢,所以這個概念未必持久,只是在大上大落的市況中,快人一步調整組合,已有不俗的利潤。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