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不宜打肝炎針

孕婦不宜打肝炎針

讀者譚諾良:
本人太太在2003年12月17日打了第一針乙型肝炎疫苗,今年1月10日沒有來月經,證實她有了BB,本人現在很擔心不知對胎兒有沒有影響。
Q:懷孕初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對母嬰有沒有影響?
A:理論上孕婦是不適宜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的,但暫時醫學界仍未有孕婦注射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個案出現,所以毋須過份擔心。孕婦如有任何不適,可以請教醫生的專業意見。
Q:三劑乙型肝炎疫苗須在六個月內分次完成,現今只注射了第一劑,應否繼續呢?
A:孕婦意外接受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後,應該停止注射第二劑及第三劑加強劑。

Q:母親的體內有乙型肝炎的抗體,抗體會否遺傳給將出生的嬰兒?
A:母親體內有乙型肝炎的抗體,並不代表嬰兒會有抗體。嬰兒出生後,仍須照常在剛出生時接受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然後在第一個月和第六個月完成第二劑和第三劑加強劑。
反而,若母親是乙型肝炎帶菌者,就會很大機會在分娩時或在分娩期間傳給嬰兒,例如產前胎盤出血、分娩時嬰兒接觸母體的帶菌血液等。所以該嬰兒出生時,除照常注射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外,還須在出生後1小時內接受額外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防止病毒經母親傳給嬰兒。
Q: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有甚麼副作用?
A: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後,九成九不會出現副作用。極少部份人會出現發燒、針口紅腫和痛、疲倦、作嘔、肚瀉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