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內測出閃電位置

10秒內測出閃電位置

【本報訊】香港天文台與廣東省及澳門氣象部門合作,耗資共八百萬元設立一套閃電定位網絡系統,於本港、澳門及珠三角地區設立五個監測站,能在十秒內探測到剛出現的閃電位置,即時向市民發布閃電天氣報告,協助市民避免雷擊,系統預計明年中投入服務。

即時發布資訊
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系統可在短時間確定閃電位置,並可即時透過互聯網及其他電子媒介向市民發放閃電訊息,讓市民決定是否繼續前往或逗留在有關地區。林超英說,系統準確度甚高,一般誤差不超過五百米。
林超英說,閃電殺傷力極強,尤其在空曠地方工作的市民,被雷電擊中機會亦較高。他指出,雷電除會造成人命傷亡外,也會影響電腦操作,令數據傳輸或資料儲存系統失誤,因此依靠電腦的行業如銀行業,或會因此造成經濟損失。至於三地如何分擔八百萬元費用,林超英則未有透露。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潘海濤指出,本港每年四月至九月是閃電的「旺季」,平均每月有五日有閃電。潘海濤說,天文台根據報章報道,發現本港過去十三年發生十六宗雷電擊傷市民事件,至少造成六人死亡及三十五人受傷,故閃電定位系統有助減少市民被雷電擊傷機會。天文台稍後可能會推出較仔細的閃電報告予個別人士或機構,但有關服務須另行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