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磁粉裏的老店 - 鍾偉民

埋藏在磁粉裏的老店 - 鍾偉民

人,多少得有點遠見,只圖眼前方便,若干年後,問題就來了,就大了。
我用電腦打字,打了十五年;兩三年前,才知道可以用「中文檔名」存檔,過去,用數字。寫《蘋果》專欄,時斷時續,寫了七八年,方塊文章,超過二千五百篇,檔名,都是數字;在《飲食男女》等周刊說過的餐廳,最少六七十家。要編一本「澳門飲食指南」,打算再精選出四五十家「必食店」。
兩三年前,寫過一篇《陳勝記》,講路環客商街天主堂旁邊的一家老店,文章,分明貯存在磁碟,卻不曉得是哪一隻磁碟;惟有逐隻看,逐篇看,二千五百篇,一個個舊檔重新開啟,不眠不休,搜尋了半個月,這篇稿,還是埋沒在黑暗的磁粉裏,不見青天。

稿,沒有了不成;我在路環聖方濟各上小學,陳勝記,三十年前,是我大宴小同學的地方,雲吞麵、燒鴨粥、發達橙汁汽水……小同學吃了,就會替我做家課;從小,我就不愛做家課。陳勝記,是二次大戰結束後第一天開的,陳老伯說,說的時候,店剛好開了六十年。陳老伯是管店的第二代;第三代,叫阿倫,當年,阿倫和我同校,說不定還是同學。
陳勝記的陳皮鴨有盛名,一天做十多隻,烹製需時,想吃,要訂。路環,過去是漁船停泊的港灣,海鮮吃不完;再矜貴的海產,我總提不起勁舉箸,有原因:當年,外公認識好多船家,漁船泊岸,好蝦好蟹都送過來,我年少無知,不肯吃,屢遭責罰,青衣、蘇眉、老鼠斑……就這樣,籠罩着童年陰影。如果你小時候沒經歷「被逼吃海鮮」這等慘事,陳勝記的魚蝦蟹,尤其豉油皇大蝦,是很不錯的。
港澳兩地,不容易找到像樣的金錢蟹盒,一般乾而且瘦,小得像蜆,根本沒有「盒」的氣象;陳勝記做的,甘酥肥腴,總算還有點古風。我是路環人,但寫過的路環老店,就這一家,沒有了不成,也不像話;舊稿找不到,上面說的,就沒有了;如果找到了,就重複了;圖方便,沒遠見,越想,越覺得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