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柏林舉行的歐盟三大──德國、法國和英國首腦峯會,究竟是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歐洲一體化,抑或會因談不攏而深化之間的裂痕,對歐洲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面對5月1日歐盟成員擴大到25個國家之後,三方如何為歐盟整體繪畫出一幅藍圖至關重要。
去年今周,歐洲25國齊集布魯塞爾,對是否支持美國向伊拉克開戰表態,最終英國首相貝理雅牽頭的所謂「新歐洲」主戰陣營,力退德國總理施羅德和法國總統希拉克的舊歐洲反戰派。去年12月初歐盟峯會上,德法聯同比荷盧等欲搞其「先驅組織」,目的為推動歐盟未來在軍事、外交和法律等政策上率先建立模範,英國則聯同西班牙和波蘭等對建議嗤之以鼻,德法無法實現大計之餘,更被西方傳媒批評是製造「雙速歐洲」之分裂主義者。
還有去年11月,德法聯同部份歐盟成員國建議廢除限制財赤(上限)條例,欲藉此避過(大額)懲罰,最終被歐洲議會推翻,當中英國有否「做手腳」,不得而知,不過德法接二連三受挫,足以證明英國在歐盟中影響力之大,兩位領袖明知不與大不列顛合作或分享,這個「大佬」位無法坐,此次剛好藉着大家(德法英領袖)在國內政治力量似有減弱之勢,搞個團結party,可借力量重振聲威之餘,還可傾傾「共同利益」,誰曰不宜?
然而三巨頭縱使能一笑泯恩仇,可不要忘記大前提是歐盟25國整體利益,並非三家分晉,意大利和西班牙因被排斥於這「歐超聯」之外,心中已是不忿,若德法英(再度)欠王者風範,尤其非我族類(歐元區)之英國表現稍有差池,歐洲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