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力推政制改革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民望創新高,最新調查顯示市民對其評分急升八點一分,達六十六點二分,連續六個月蟬聯十大議員榜首,余若薇昨日在《亞洲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北京提出愛國論是與假想對手打空拳,以原則性問題拖延政改,亦令反對23條匆匆立法的市民淪為政府失當的代罪羔羊。 記者:羅偉光
去年7.1大遊行後,余若薇以六十五點二分民望攀上十大議員榜首,年底時稍為回落,不過港大民意網站本年二月最新調查顯示,其民望再次回升並創半年新高,達六十六點二分,較去年十一月的調查大增八點一分,顯示政改問題令市民對她評分上升。
反觀因反對23條匆匆立法而受歡迎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民望逐漸回落,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田北俊評分比去年八月低五點二分,7.1效應對其民望的影響開始消退。
政改爭議令余若薇民望上揚,她昨日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誰是愛國者?》(Who'saPatriot?)的文章,指出京官提出反對23條立法是否愛國的問題,但領導政制檢討專責小組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卻沒有交代正式回應紀錄。
余若薇說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辭職,顯示港府承認23條立法處理不當,問題至今按下不動,京官的提問令反對23條匆匆立法的市民淪為政府處事不當的代罪羔羊,並遭標籤為不愛國。
余若薇指愛國難以定義,《基本法》亦沒有寫明,事實證明「愛國」只是北京給予認可人士的名稱,她質疑提出愛國論目的是拖延政改討論,北京實際上與假想對手(指香港人)打空拳(shadowboxing),不斷強調需先解決原則性問題,但香港人對這些問題根本無異議,整個討論就像要教育香港人認識《基本法》及一國兩制,她指更諷刺的是就算香港明日舉行特首普選,實際的香港人也不會選出不獲北京認可的人,而不獲北京「祝福」者也不會參與角逐。
余若薇指糾纏於首階段的原則性問題,令政改討論難以進入下階段的實質討論,即是落實普選特首及立法會的時間表及安排。她指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而整個政改討論進度已因愛國論爭拗而受阻延,所謂原則性問題爭論了結無期,她悲觀地預測就算三月台灣總統選舉後,北京仍會擺出強硬姿態盡量拖延,最終以時間不足為由提出以不變應萬變,不改革特首選舉制度。
余若薇指北京拖延政改終需付出代價,當人民的意願不獲滿足,就算愛國主義也不能拉近鴻溝,亦對一國兩制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