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開放報禁可減災難傷亡 - 張華

解讀中國:開放報禁可減災難傷亡 - 張華

開放報禁有助減少災難事件及傷亡情況?是的,只要中共一天不開放輿論,讓傳媒圖文並茂報道那些「負面新聞」,動輒死傷枕藉的災難事件就一定會不斷重演。

負面新聞是指突發性的災難、罪案、醜聞、桃色糾紛等事件,按照過去中共的宣傳紀律,這些都是社會的陰暗面,破壞社會主義社會的穩定,不利社會發展,因而全部被禁。現在的做法雖有所改變,那些不會危及官員烏紗的負面新聞已可見諸報章,但像禽流感、沙士這些影響重大的負面事件,仍被嚴密封鎖。

正是這種長官意志決定一切的做法,令國民無法透過傳媒接觸真實而有用的資訊,造成國民質素低落,公民意識不彰,禍延幾代中國人。封殺負面新聞,固然可製造社會欣欣向榮、人心穩定的假象,但同時亦令國民失去「接受教育」的大好機會。

事實上,負面新聞有很好的公民教育作用,西方國家、香港等成熟的社會,公民質素如此高,新聞自由功不可沒。

新聞自由提高公民質素

以火災為例,若災難的恐怖情景、生還者的逃生經驗等見諸傳媒,讀者自會切身處地,警惕自己是否身處火災險地,是否有火災隱患,應如何學習火警的逃生方法,政府部門自然不敢懈怠,切實的檢查執法。

這樣,火警機會自然降低,逃生意識提高後,傷亡情況將可減少。同理,只要允許傳媒揭發官員貪污腐化的醜聞,其他官員貪污前定必三思,或至少不會如此明目張膽。

簡而言之,一次災難、一宗醜聞可以是活生生的教材,國人閱讀這些新聞時,自會各取所需,各有自己的定見,用不着官員們費心。亡羊補牢,中共是時候開放報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