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會懷疑新加坡與企業家精神怎麼能扯上關係。的確打從1960年代末起,為加速工業發展,星政府一向在經濟上扮演主導角色,政府在經濟上統攬一切再加上政治相對封閉,新加坡的確不是培育企業家的好土壤。
亞洲金融風暴改變了一切。星政府察覺到在科技突飛猛進,全球高速一體化的時代,沒有企業家精神的新加坡最終會在國與國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在2003年,由副總理李顯龍領導的經濟檢討委員會推出一份有關如何推動新加坡長遠發展的報告,鼓勵創業和培養企業家精神為該報告所建議的一項重要政策。為隆重其事,政府更委派一部長專責處理有關培養企業家的工作,他上任後的首要工作便是諮詢大眾政府如何能夠簡化官僚程序以鼓勵創業。此外政府亦不斷推出多種鼓勵企業家創業的政策。了解到培養企業家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星政府又對教育下大手術,摒棄過往注重背誦的教育方式,轉為鼓勵辯論和培養創造力。年滿13歲的中學生需要上一門8小時的有關企業家的必修課,內容包括撰寫商業計劃和推銷產品技巧等。
昨天我們曾談到企業家精神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現今新加坡為培養企業家人才業已邁出重要的第一步,香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