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冷門運動的運動員既要工作又要兼顧訓練,少點毅力也不易堅持下去。賴長力與羅志偉是同期從競技體操轉玩技巧體操,年前與郭子堯及黃信賢組成了男子四人隊代表香港參加不同賽事。他們因對技巧體操的熱愛,無懼困難,繼續「瞓身」苦練。
採訪時,體院龍騰館內迫滿了數十名不同項目的體操運動員及教練,他們在極之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訓練;而拍攝技巧體操動作時,技巧體操教練得先向競技體操教練借用對方的訓練地方來拍照。
羅志偉說,每星期只能操練兩至三晚,每次只得兩小時,實在不足夠,而惟有自行在家中加操,他說:「我們每日都會抽時間做些體能訓練,還會在家練倒立。」
運動員談感受
郭子堯說:「很多人只識單槓及雙槓這些熱門體操項目,技巧體操實在不是太多人知道,希望透過你們(傳媒)可令更多人認識這項運動,而未來可獲更多資源發展。」
賴長力(23歲,7年):「技巧體操最重要是隊員之間的合作性,這點較技術更為重要,而與不同隊友合作還可產生不同的化學作用。隊員之間經過不斷合作,建立默契,然後做出不同動作所帶來的滿足感,驅使自己堅持參與下去。」
黃信賢(14歲,2年):「我在社區中心中報名學技巧體操,之後入了港隊受訓;其實這個運動不是太過難學,最難做是後空翻。」
香港體操總會與康文署現正聯辦體操發展計劃,除技巧體操外,其餘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與普及體操亦接受報名,如想學習體操運動,可致電體操總會查詢。
電話:25048233 傳真:28828590
網頁:
技巧體操項目:男子雙人、女子雙人、女子3人、男子4人及混合雙人
場地:12米X12米
比賽動作:雙人及團體項目包括平衡造型、拋接、聯合套路
技術要求:整套動作必須要有6個或以上的技巧專項動作,配合音樂與舞蹈編排,加上不同類的單人動作及連串翻騰動作等組成。每套必須在2分30秒內完成。
首屆世界賽於74年在莫斯科舉行;而首屆亞洲賽則遲至92年,地點為香港。國際技巧聯盟在99年與國際體操中心合併,此後技巧體操中的男子及女子單人賽歸入為彈床,自此技巧體操只餘五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