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的股票掛鈎投資產品五花八門,除了日漸普及的標準條款外,不少擁有特別條款的掛鈎產品也應運而生。
一般標準的看漲股票掛鈎存款或票據,能讓投資者賺取「高息」,並有機會以折讓價購入心水股份。持有人最終會收回現金還是股份,完全視乎相關正股於定價日的表現。倘若當日正股的收市價高於行使價,投資者便可以本利收回現金,否則,全數投資金額便會轉換為股份。
由於勝敗的關鍵繫於相關正股於定價日的表現,故該股在投資期內的表現相對較為次要,亦不會影響結算安排。不過,倘若投資者認為相關正股在投資期內將會大幅波動,同時希望增加最終收取現金的機會,大可考慮「到價式」股票掛鈎產品。
顧名思義,「到價式」股票掛鈎產品是標準的看漲股票掛鈎產品,再結合「到價」特性而衍生出來的新品種。其運作理念是,在投資期內的任何交易日,只要相關正股的收市價高於「到價行使價」(即所謂「到價」),則無論相關正股在到期日的表現如何,投資者必定可以收回現金本利,免除最終接貨的風險。其吸引之處是,持有人最後收回現金的機會,較一般標準股票掛鈎產品為高。
在結算安排上,「到價式」股票掛鈎產品會有三類情況出現:
1.倘若在整個投資期內,相關正股的收市價曾高於「到價行使價」,那麼不論相關股份在定價日以任何價位收市,投資者必定可收回投資面額;
2.倘若在整個投資期內,相關正股的收市價未能高於「到價行使價」,投資回報將取決於相關正股在定價日的表現。只要正股在當日的收市價等於或高於「行使價」,投資者便能收回投資面額;
3.倘若正股在到期日的收市價低於「行使價」,投資者便要以行使價將全數投資金額購入相關正股。
由於投資者最終接貨的機會減低,即風險相對降低,在風險回報成正比的情況下,投資回報可能有變。
一般來說,「到價式」股票掛鈎產品的回報息率,會較相同投資期及行使價的標準掛鈎產品稍低,故適合較穩健的投資者。
這類「到價式」股票掛鈎產品的回報,會直接受到「到價行使價」的影響。倘若只是稍高於正股市價,在定價日前高於「到價行使價」的機會便會大增。換言之,最終接貨的機會亦相對減低,其回報自然稍遜;相反,若「到價行使價」定得過高,其回報息率可能與標準條款相距不遠,但實質作用則大打折扣。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