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剛剛踏入流感高峯期,宿敵流感大概跟以往一樣擾攘至六月才鳴金收兵,再加上未過沙士危險期,在這段期間,更加要對這三類疾病病徵加以認識。據曾醫生稱,流感、禽流感及沙士的初期病徵同為發燒、頭痛及肌肉疼痛,若患上以上看似輕微的病痛,絕不能掉以輕心。
記者:邵超 攝影:林栢鈞
醫生金句
「流感同沙士都係經過飛沫同帶病毒嘅分泌物傳播,所以一旦染上傷風感冒,就要戴上口罩,做個有公德心嘅人。」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曾超賢醫生
就像某廣告所言,一般人會混淆傷風感冒,遑論具備專業知識分辨流感、禽流感和沙士的病徵,曾超賢醫生表示:「三種傳染病初期症狀差唔多,只有靠臨床診斷,由於一般家庭醫生唔會擁有化驗設施,遇有任何懷疑時,醫院會攞病人鼻分泌物同血液去化驗,以分辨病人嘅病症。有時部份化驗結果會呈假陽性,但寧枉勿縱,呈假陽性嘅個案會喺進一步化驗時被篩出。」
流感和禽流感同樣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只是宿主不同。人類流感病毒可分為甲型、乙型和丙型,而禽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而引起沙士的病毒則是跟以上兩者截然不同的冠狀病毒。
感染禽流感的初期病徵與普通流感和沙士差不多,同樣會引起如肺炎的併發症,但也有微細的分別。曾醫生說:「流感病毒會引起肺炎、腦炎同腦膜炎等,而禽流感病毒引起嘅併發症與普通流感相若,但更容易有高燒反應。沙士病人感染肺炎好迅速,亦較易導致呼吸衰竭。」
冬、春是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在禽流感橫掃多個國家之際,流感疫苗是否一個安全網呢?曾醫生說:「禽流感同流感嘅病毒種類唔同,注射流感疫苗並唔能夠有效預防疫苗以外其他型嘅流感病毒同禽流感。」
一般流感疫苗對健康人士大約有七至九成的預防功效,部份人接受注射後甚至不能產生抗體,但仍然值得鼓勵注射,因為注射疫苗後會增強人體免疫力,最有效是降低流感和禽流感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和死亡的機會率。
不適宜接受流感疫苗注射的人士,包括懷孕十二周至十四周內及對雞蛋和新霉素(Neomycine)或曾經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者。有人會關注,一旦在發現懷孕前剛剛注射流感疫苗,對母嬰健康有否影響,曾醫生說:「懷孕十二周至十四周內,係容易流產嘅時間,一般唔適宜注射任何疫苗,但孕婦一旦患上流感,出現併發症嘅機會較高,所以平衡風險,會建議長期病患、免疫力弱嘅孕婦,喺流感高峯期前接受注射。美國曾經做過測試,孕婦注射流感疫苗並無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