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全面殺雞不能輕率 - 盧峯

蘋論:全面殺雞不能輕率 - 盧峯

香港雖然暫時沒有發現禽流感個案,但由於附近地區疫情嚴重,特區政府也制訂了應變方案,建議一旦發現有雞隻染上禽流感便殺盡全港雞隻。這項建議昨天備受本地家禽業團體及相關行業代表批評,認為有關做法過份嚴苛,並抹煞了家禽業過去幾年引入大量防疫措施的努力。前漁農處處長李熙瑜先生更指政府的做法「匪夷所思」。
如何控制禽流感對所有政府來說都是一個頭痛問題,措施過嚴過苛可能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損失,措施過寬或不夠全面則可能讓病毒有生存及散播的空間,兩者如何平衡實在不容易。在考慮過禽流感疫情的發展及香港過去幾年來採取的防疫措施後,我們認為特區政府一刀切全面殺雞的建議的確過嚴及不必要,對控制疫情也沒有多少幫助;我們希望特區政府可以修訂建議,按疫情的嚴重性及散布範圍決定是局部或全面殺雞。
跟內地或東南亞地區的雞場不同,香港的雞場經過過去幾年禽流感的「洗禮」後,已按規定引入很多防疫措施包括防止野鳥污染、為雞隻注射疫苗等;此外政府對雞場的監察也非常嚴格,甚至連死雞數目也受到嚴密監控。也就是說,本地雞場防病毒、避免交叉感染的能力比其他地區的雞場強得多,即使個別雞場有雞隻感染禽流感也不意味病毒可以輕易傳播到其他雞場;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有需要因個別雞場發現個別雞隻染上禽流感而全面殺雞實在大有疑問。
事實上即使在疫情嚴重的地區、在雞場防疫措施欠佳的地區如中國大陸,政府及衞生專家也只規定銷毀疫區三公里範圍內的家禽,並沒有建議殺盡整個地區或縣市的雞隻。香港雞場既已引進大量防疫、抗疫措施,有甚麼理由特區政府要實施比內地、比疫情嚴重地區更嚴厲的措施呢?
更何況到目前為止還未弄清楚今次禽流感大爆發的源頭及傳播途徑;假若病毒真的像某些學者所言由候鳥傳播,那對市民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在農場飼養的雞隻,而是在香港的天空、郊野飛翔及棲息的禽鳥及候鳥。即使特區政府殺盡所有農場雞隻,也不能減低市民感染禽流感的風險、也不能減低病毒散播的機會。像這種不考慮實際情況、效果成疑的全面殺雞建議,特區政府不是該重新考慮、重新研究嗎?
(圖)特區政府一刀切全面殺雞的建議的確過嚴及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