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學的MBA和EMBA課程國際排名愈排愈前,已成科大招牌作品。但這兩個王牌科目,近期卻有小小危機。
據聞,今年九月新學年,科大MBA和EMBA課程仍未物色到教授中國經濟的合適人選,而中國經濟又是上述課程重要賣點之一。
科大原本有兩名教授,負責MBA和EMBA的中國經濟,分別是李稻葵和武常歧。武常歧去年已被北京大學挖角,向科大取了一年假期北上「試工」;現在,一年過去,仍做得興起,並無歸意。科大高層已做足心理準備,武常歧隨時繼續留在北大。
挖走李稻葵的,則是清華大學。李氏同樣向科大告假,準備九月北上「試工」,視乎情況再決定去留。科大當然希望李稻葵一年後回心轉意,回流科大,但這個主觀良好願望能否成事,誰都說不得準。
走了兩員大將,科大一直在物色替代人選,但下學年招聘下月截止,至今仍無頭緒。科大高層惟有謀定應變策略,隨時要在內地邀請一些訪問學者,短期來港授課。
挖角潮也不僅僅影響科大。香港大學經濟學者白重恩,便同樣獲清華大學重金禮聘,新學年與李稻葵一起北上。
教育界中人說,香港的學者跳槽北大、清華,職位最少高升一級;薪水雖然未必比香港高,但購買力卻遠勝香港。而且,內地大學會有一些附加福利,極富吸引力,例如會替該學者的太太在大學找一份工。
前日,教育界走上街頭抗議削減教育資源。老實說,走上街頭,政府不一定就要聽。大學有太多肥肉肥膏應該削。不過,如何在削肥膏同時,留住寶貴人才,以免大學教育質素降低,實在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要好好動腦筋的事。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