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經風險評估》最新發表的調查顯示,在十二個接受調查的亞洲國家及地區中,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政策及政策效率方面表現,雖然今年整體排名較去年上升一位至第六位,但評分較去年遜色,中國則躍升至第二位。調查機構分析指,香港政策迷失了目標,特首及其班子的表現,更備受關注。
《政經風險評估》於上月底至本月初,分別於亞洲十二個國家及地區,訪問了於當地居住的外國僑民,了解他們對當地政府實施各方面政策的印象。調查顯示,新加坡的排名如去年一樣,高踞第一位,中國大陸則由去年的第五位急升至第二;本港排名則微升一位,排第六,評分由去年的5.94變為6.5(愈高分愈差),本港的外國僑民更相信,特區政府即使在提供優良營商環境上有進步,但回歸後的差劣表現仍無法贏回港人對政府管治的信心。
調查機構分析稱,港府政策迷失了目標,本港政治領袖如特首董建華及其領導班子,以及立法會議員的表現,備受關注。有關政府施行政策的辯論,往往在最終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下草草完結。
分析亦指出,港府在敏感問題上傾向尋求北京意見;在處理稅率、滙率及股市問題時表現得受小部份人士影響;在無路可走時才在政策上尋求突破,使本港倍難度過經濟低潮期。至於7.1遊行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更充份反映港府欠缺向市民解釋政策的能力,相信港府最新的考驗,是在政制檢討問題上,有否向市民顯示政府有盡力與北京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