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莎莎國際(178)近期新增分店改用新形象,個別店舖面積倍增,設計走高檔路線。主席郭少明強調莎莎仍是折扣店,改形象目的是吸引供應商,增強化妝品代理業務。
郭少明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改形象除可增加新鮮感,店舖面積增大(中環店由1200呎增至3000方呎)亦令個別品牌有獨立及充足的展示空間,有利爭取代理權。他指出,部份分店面積倍增後,生意額至少增加30至35%,個別更有70%增長,顯示策略奏效。
以往,化妝品供應商只會透過代理,將產品分銷給零售商,4、5年前,莎莎參與競爭成為化妝品牌的代理商,由於擁有完善的零售網絡,故取得一些化妝品牌的代理權,02年更取得國際品牌伊莉莎伯雅頓香港及澳門的獨家代理權。
莎莎目前代理的牌子約60個,除港澳區,部份品牌更包括中國內地的代理權。代理業務現佔莎莎營業額27%。郭少明承認,代理業務「好賺啲」,貨源亦由7年前逾80%透過平衡進口(水貨),變為逾70%靠海外代理商入口或為獨家經銷產品。不過,成本亦相對增加,包括要將有關品牌的15%營業額用作宣傳,及有「存貨」風險。
自由行效應刺激莎莎股價急升,但他說1月份數字顯示,本地客仍是該公司主要客源,佔營業額67%,大陸旅客只佔33%;同時本地客每次消費額平均增長近10%,消費次數則增加15%,所以集團最近新增6間分店,遊客區及其他地區各佔一半。
對於未來發展,郭少明希望將莎莎發展為由代理、零售以至美容業務兼顧的一站式化妝品集團,但仍以零售為主導。
集團未來2年先發展中國,再拓韓國市場,希望5年內成為亞洲具規模的化妝品集團,預期屆時旗下分店總數將達200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