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滙豐大班艾爾敦罕有咁話,擔心樓價升得太急,不利經濟,重話有炒賣迹象。第二日地產界就齊齊話冇咁嘅事,只有零星炒賣活動,而且強調,樓價升得一啲都唔急。
雖然業內堅稱冇炒風,但係摸貨成交報告,就每日一大堆。
好似天水圍嘉湖山莊翠湖居二座高層E室,炒家上個月八十萬買番嚟,早兩日八十八萬賣出,一個月唔夠賺八萬,好過打工。
啱啱入伙嘅鰂魚涌逸樺園,一座低層B室,月初買入價係四百四十萬,點知早兩日,竟然可用四百九十萬摸出,半個月贏五十萬,兩個禮拜樓價可以升一成,咁都唔算炒?
另外,之前有個九龍廠家,一口氣買咗六個元朗綠庭園嘅單位,短短兩個禮拜,摸出四間,賺咗成十萬蚊。
同區YOHOTown同帝庭居,都錄得二手轉讓,賺十萬至二十萬。
對買咗樓嘅業主嚟講,可能係好消息,未入伙已經好似賺咗咁。
講真,香港人一向無炒不歡,有得炒即係有錢賺,試問邊個會嫌錢腥?
業內人士話,銀行近期不斷向測量師行查問,睇吓成交價係咪真係升得咁緊要,咁當客戶攞磚頭嚟借錢時,都可以知道值幾多,可以減低風險啦!
測量師行為咗可以緊貼市場走勢,搞到要為員工再培訓,要佢哋親身落地盤,感受吓樓市氣氛,咁同啲客講嘅時候,都實在啲同貼市好多。當然,測量師都要不斷睇實個市,唔係好快就「out」嘞。
業內話,個市係羊群心理,已經唔可以用理智去分析。好似股市,急升完一輪,市場都覺得要調整,但係樓市就冇壞消息出現,所以暫時都冇調整嘅藉口。
太古地產起嘅樓,吸引唔少日籍租客,究竟有乜咁吸引呢?
中原高級分行經理許志凌解畫話,原來日籍租客好注重發展商品牌,而太古嘅太古城,喺日本出晒名,啲客嚟香港搵樓,對太古樓自然份外有好感啦!所以啱啱入伙嘅鰂魚涌逸樺園,有唔少日籍租客查詢。
由於佢哋好鍾意新樓,太古新樓好多時成為日人聚居地。況且新樓有會所,設施都多啲。
有啲日籍租客表示,租新樓會安全啲,唔怕地震喎!
其實,太古都有因應呢批客嘅需要,提供相關設施,好似可以收睇日本當地電視嘅「鑊仔」。
香港人買樓有時都幾好笑,有啲連地盤都未去過,甚至連樓書都冇睇就畀錢。到收樓嗰陣,就嫌三嫌四。
內地買家就好唔同,就算示範單位搭到幾靚,都堅持要睇現樓。
即使地盤環境幾咁惡劣,踩到一腳爛泥,都要親歷其境。甚至連電梯都未有,戴住頂安全帽,搭籠𨋢上樓,行木板走廊,都冇有怕,為嘅就係睇真啲,免得第日後悔。
當然,法例限制,香港買家想入地盤唔容易。不過,純粹講買樓心態,內地更加實事求是。
有個睇中青衣藍澄灣嘅買家,睇咗好多次樓,一心係諗住等現樓先買。
點知上個禮拜五晚收到風話,發展商周六取消二按優惠,變相加價兩個巴仙。於是嗱嗱聲打畀中原,要求售樓部職員,酌情延遲關門時間。
然後飛撲落街,由大埔屋企「飛的」去中環售樓處。趕到去已經十點幾,二話不說,即刻動筆簽約。終於搞到十一點半,先至完成所有手續。
佢買入一座高層E室,九五七方呎,成交價二百九十三萬,每呎三千零六。
中原青衣助理區域經理麥成輝話,個客雖然搭咗三百幾蚊的士,不過小財唔出,大財唔入。嗰晚如果買唔切,就要畀多接近六萬蚊。
蘭西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