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筆者所料,美元在七國峯會後再度受壓,其中高息貨幣如英鎊和澳元上周更長升長有,前者創下11年新高,後者亦刷新了7年高位。其實只要深入看看七國峯會的聲明,對於美元再展跌浪便絕對不會感到意外。筆者手上雖然沒有水晶球,但上周已透過本欄向讀者們剖析過箇中原因,而七國峯會的結果亦與筆者的預期頗為脗合。
聲明確認了上次峯會聲明中有關「各國應採取更富彈性的滙率政策」,並加入了「過度及欠秩序的滙率波動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七國將密切注視外滙市場,並在適當時候採取合作」的字眼。表面上,這一部份可以為美元提供喘息的機會,但若有留心滙市消息的投資者便不難察覺,這明顯是順應法國財長梅爾在峯會前指市場錯誤理解上次杜拜聲明,而作出的補充。歐洲部份國家的財金官員在峯會舉行前,已曾表達過對歐元升勢過快的不滿,因為自上次杜拜峯會後,歐元在短短4個月內已升值了超過10%。
雖然有消息指法德兩國曾在峯會中發出埋怨聲音,指歐元的強勢已對歐元區出口構成打擊,但聲明中卻無法找到有關歐元滙價已過高的語句,反映只要升值速度不太快而又循序漸進的話,要歐洲接受歐元進一步升值,仍是大有可能的事。
七國聯合聲明中,並沒有提及日圓滙價,但日本亦會因此份聲明的內容而沾沾自喜,因為聲明中提及滙價長遠而言應反映經基本面,與日本一貫的說法並無二致,而最後一句「七國將密切注視外滙市場,並在適當時候採取合作」,更是正中下懷,對日本央行日後干預可謂大有裨益。日圓上周一直未能攻陷105關口,與此亦不無關係。至於聲明重申「各國應採取更富彈性的滙率政策」,日本立即劃清界線,表明日本並不屬於滙率欠缺彈性的國家,又聲稱七國亦認同這一點。一招順水推舟,便把目標轉移至其他如中國和馬來西亞等貨幣與美元掛鈎的亞洲國家,可算高招。
身為東道主的美國財長斯諾,在會後雖重申強美元政策符合美國的利益,但亦不忘補充謂滙率最好由公開且具競爭性的市場來決定,並強調相信沒有國家可以透過讓本身貨幣貶值來達致經濟繁榮。老掉了牙的陳腔舊調,明顯是替美國為何任由美元貶值作出辯解,可說是「無私反見私」。
這1份聲明可謂各取所需,滿足了所有與會工業國的要求,但從另一角度看,這正正是大家無法就已存在的分歧取得共識,因而把大家想說的話都放進峯會聲明中,然後再各自表述。
筆者一直相信,假如1個會議的與會者本身已是各具立場的話,要在短短兩天時間內說服對方,令其放棄本身利益而作出讓步,縱非絕不可能,亦是難度甚高,故寄望七國峯會可以令美元轉勢,只是一廂情願。上次的杜拜峯會加速了美元的跌勢,而今番峯會既無新意,格林斯潘上周又為美元下跌大開綠燈,美元進一步下挫,自然是意料中事。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