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道指一種較嚴重的腸道感染阿米巴痢疾可能作小型爆發,幸好,根據微生物專家解釋,這種痢疾的傳染力並不高,況且現在大家都熟悉的勤洗手,已可以有效終止這種病傳播開去,反而要留意外遊時候,更有機會受到感染。
記者:陳淑君
攝影:楊錦文、黃子偉
模特兒:Mandy(StarAsiaWorkshop)
「若變形蟲入侵大腸,可令大腸發炎脹大,甚至穿破,引起腹膜炎。少於1%,但出現大腸穿破,死亡率就高達40%。」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助理教授 黃世賢醫生
阿米巴痢疾的病徵雖然跟腸胃炎相似,會令患者發燒、肚屙等,但黃世賢醫生指出,這種由阿米巴變形蟲引起的痢疾,會令患者經常感到非常肚痛,卻很少出現爆炸性肚瀉或所謂「屙水」的情況,反而出現大便出血兼帶有黏液,而且會有持續超過一周的發燒。
有報道指今年發生個案數字急升,且屬於本地個案,黃醫生估計,由於阿米巴痢疾主要經糞口傳播,個案增多可能與飲食有關。「可能係處理食物嘅人如廚師等有輕微病徵,若果佢唔注重個人衞生,例如如廁後無洗淨雙手,就有機會透過糞便污染食物,將病菌傳播開去。」
阿米巴變形蟲主要分兩個生長階段,當牠在人體內時是原蟲,即是變形蟲,會不斷繁殖,經大便排出便很易死亡;而當變形蟲離開人體之後,則會以如種子般的包囊存在,直至被其他人吃掉為止。包囊存於水或泥土中,在低溫的環境下最多可生存一個月。
阿米巴痢疾最可怕之處,相信是可令身體不同器官起膿疱,變形蟲最先會入侵大腸,寄生蟲除了依附在腸壁生長繁殖外,更可走入血管,去到肝、肺、心臟及腦部,令這些器官長膿疱,基本上,透過藥物治療可有效殺死生蟲,控制病情,也沒有甚麼後遺症,但變形蟲入侵大腸及腦部,可引致嚴重併發症,甚至造成永久性損傷。
「若果阿米巴痢疾入侵腦部,即使可殺死變形蟲,但受損嘅腦神經組織細胞係唔能夠再生,如影響語言區域,就會令患者日後喺語言方面出現問題。」
服用甲硝唑及二氯尼特可殺死細菌,主要消滅因這些細菌導致的感染,甲硝唑雖然可以殺死大部份變形蟲,唯獨是不能殺掉在大腸中間的所有變形蟲,故在服用甲硝唑10天後,便需要另外服用二氯尼特10天,以清除餘下的寄生蟲。懷孕12周前的孕婦,不宜服用甲硝唑,因為在動物實驗中,這藥物可令胎兒畸型。
此外,若出現大腸穿破,更可能需要手術修補或切除部份大腸。若果切除部份不多,一般無長期影響,若大腸已發霉發爛,則患者受細菌感染的機會便相當高,幸好黃醫生稱,這種情況相當罕見,一般手術後約3至4周便可痊愈,亦無後遺症。
黃醫生提醒,過往不少阿米巴痢疾的個案均屬外地傳入,「呢個病尤其喺屬於熱帶發展中及落後國家較普遍,曾經有病人去完印度玩兩個月就染上呢個病,所以外遊時一定要小心。」
1.不要飲用未經煮沸及來歷不明的水及冰。
2.不要生吃蔬菜、沙律及切開的生果,或最好買原個的。
3.當處理食物人士患上腸胃炎時,不要上班,以免散播病菌。
4.不要胡亂吃藥,除非這些藥物是出發前由家庭醫生處方的,個人亦十分清楚藥物的用途及風險,否則,最好前往當地醫院求診會較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