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高調批評多位民主派領袖及7.1大遊行發起人不愛國,引起社會廣泛反響後,特區及中央政府官員急急為其言論降溫。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呼籲不要再糾纏在愛國問題上,認為各界要用客觀、包容的心態討論政改,正訪港的原國家檢察官學院書記兼院長雷銑則認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已經算是愛國。 記者:莫劍弦、何文雯
曾蔭權昨日出席一個公開場合後,被問及有關曾憲梓的言論時表示,市民大眾毋須互相糾纏於是否愛國這個問題,因為「香港普羅大眾都明白到任何參與管理香港嘅人士,如果佢唔會損害國家利益,亦唔做任何事損害香港利益(的事情),都會對普羅大眾有好處。」
曾蔭權指出,目前香港有很多務實的事情急需要研究,例如香港採用的政治制度、如何才能夠維護香港各階層的利益、怎樣才能保障香港的資本主義、繼續維持香港繁榮與安定。他更呼籲公眾要用客觀、包容的心態討論政改。
另外,正在香港出席一個法律培訓活動的原國家檢察官學院書記兼院長雷銑,被問及何謂愛國時表示,每個人標準各有不同,最基本是要支持「一個中國」:「中國內地與香港是『一國兩制』吧,香港人應該是愛國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他主要是能夠承認『一個中國』,本身就是愛國。」
雷銑又認為,香港人對《基本法》有不錯的理解,他個人並無研究過《基本法》23條,故無法評論不支持23條立法是否不愛國,但他認為在「一國兩制」下,參與遊行是港人表達意見的自由,不應以曾否參與遊行衡量這個人是否愛國,至於有關07年普選的問題,雷銑認為香港應按實際情況、香港市民意願以及中央政府的意見,發展普選。
被曾憲梓點名不愛國的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則批評,雖然曾憲梓是少數身處中央高層的香港人,他卻不但無法做好團結香港人的工作,反而挑起社會上各種矛盾和衝突:「同樣係國家領導人,佢同(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比較,就好明顯唔稱職,霍英東一向少談政治,多談經濟,講社會團結,曾憲梓就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