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將於今明兩天,分別向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及參院銀行委員會作證,一般相信格老會對目前美國經濟發展作出樂觀報告。
事實上「布拉格」年來施展渾身解數,合作無間成功地將美國經濟從衰退、通縮的邊緣挽回,這點值得表揚。儘管大灑金錢之結果引來龐大的財政赤字──已接近GDP的5%,可是不這樣做,美國今天又可有逐漸步向繁榮之景象?
美國經濟去年下半年(按年計)錄得接近20年來最快速度增長的6.1%,縱使為就業帶來的貢獻不多(僅產生184,000職位),但失業率已見徐徐下降至5.6%,緩慢的原因應歸咎於結構性失業問題,美國製造業因成本高昂,已失去競爭優勢,潮流如此,形勢(工資相對高)比人弱,工人惟有另覓出路,此所以布殊總統早前向國會申請撥款5億美元作為再培訓計劃的一部份,目的幫助失業人士轉行。
格老在向國會作證時,相信亦會提及這個結構性失業問題,從而衍生另一個結構性赤字問題──因領取失業援助金者眾,以及人口老化為國家帶來沉重醫療、保險福利等負擔,怎樣解決,諒格老也只能支吾以對。
至於利率方面,若以消費物價指數來衡量,美國目前通脹率僅為1.7%,還低於去年平均的2.3%,此乃輸入通縮及生產力提高所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次議息後彈出句:bepatient又豈是暗示會提早加息?最快都9月喇!
然而格老一定會被問及龐大財赤豈不會對利率構成上升壓力?估計格老會呼籲節約公共開支,並以經濟持續向好將為庫房帶來貢獻而「糊」了過去。問題是結構性赤字(一如香港)要解決,乃痛苦兼非一日之事者也!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