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時傳出中石化(386)配股,又是策略性股東減持,這個消息解釋了昨日午市國企股轉弱的現象。美元持續疲弱,商品價格又呈強,只要人民幣不是真的升值,國企股大上大落之中,應該還是偏向向上。假若今天因為股票供應增多,或者外圍市況調整而低開的話,是可以再一次選擇性吸納國企。
昨天才建議獲利回吐,今日便重新入市,好像有點朝秦暮楚,但這是為勢所迫。國企股的波幅實在太大,一個正常調整,隨便已是兩成以上。長線的看法固然重要,可是在實戰的層面,捕捉短期時機的重要性可能更高。
不是看扁散戶,不過近日的電郵,或者財經節目的問答中,都隱現一些危機。
筆者一向強調投資股票與集郵類型的收集嗜好大大不同,根本毋須太過分散,集中研究一小撮股份,勝算才可提高,手持多隻股份可能有些滿足感,但不外是心理作用而已。
這些散戶的問題,主要是圍繞一些莫名其妙的仙股,很明顯稍為轉活的成交,已經可以吸引他們的興趣。
買賣仙股不是問題,今日升岡(485)有大基金垂青,不久之前也是位列仙班的一分子,但不求甚解的態度才是重點。不知業務如何,只看技術走勢及買賣氣氛便出擊,輸面怎麼會不大。尤其是不少仙股都是有甚多疑點的股票,沙石一定比寶藏為多。
其實不應該太刻意求冷,現在國企股大上大落又有成交,以炒的角度看是十分理想。無疑扒冷會有較高百分比的回報率,但只是小注怡情的對象,一心炒股票,還是向國企股埋手算了吧。
三四線仍是可博的對象,但不應求其小注怡情,而是認真研究,可以較為重注去博超級的回報。其實在目前的市況中,這樣的選擇愈來愈少,反而更多是證明了是好公司,股價卻早已倍升,便惟有換轉角度,去博估值隨業績進一步增長。但一定不是道聽塗說有消息,便糊糊塗塗去跟風。多了這類電郵,一方面證明行內有心人相當成功,另一方面也證明盲流投資者已隨市況好轉增加,反映後市有隱憂。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