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以八億多元補地價,將被譽為「居屋樓王」、位於紅磡的全海景私人參建居屋紅灣半島「賣斷」給發展商,被輿論抨擊為「賤賣資產」。據悉,曾有地政總署官員不滿開價太低,但最後由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拍板與發展商達成協議。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下星期二將召開特別會議,跟進事件。醜聞有可能演變成特區政府另一場政治風暴。 記者:陳沛敏 莫劍弦 譚暉
港府日前宣布,與紅灣半島的發展商新世界發展為首的集團達成協議,以平均樓面呎價一千八百元,將二千四百七十個原為居屋的單位,售予有關發展商當作私樓出售。
據了解,在政府與發展商談判過程中,有地政總署官員認為發展商開出的呎價不能接受,因從專業角度判斷,紅灣半島位處「靚地」,而樓市正平穩向上,故應以二千三百元呎價為底線。但最後由孫明揚拍板達成協議,令地政總署官員非常不滿,並質疑先例一開,日後難與發展商討價還價。
有立法會議員承認,得悉政府內部有官員不滿今次的協議內容。事件已不單是房屋政策問題,而是要徹查是否涉及利益輸送或官員違反操守。民主黨議員單仲偕指出,今次政府的做法令人擔心是否「明益地產商」及官商勾結,該黨已提出下星期二召開房屋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跟進,若有需要,會採取進一步追究行動。
產業測量師張競達認為,若以今日市價計算,紅灣半島每呎應值二千五百元,整個發展項目的地價應是三十八億元,即使扣除向發展商賠償的十九億元,政府本應仍可穩袋十九億元,而非目前的八億多元那麼少。他質疑樓價近期上升,政府不應倉卒與發展商達成協議。
理大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也指政府根本毋須賤賣居屋,「照𠵱家嘅市況,就算當居屋賣,以貼近市價出售,紅灣半島每伙閒閒地可以賣超過二百萬。佢哋(政府官員)唔好扮到冇選擇、好慘咁。」
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日否認賤賣土地,指發展商支付的補地價加上政府省回十九億元的賠償,整個項目的轉讓價近三十億元。他解釋,如公開拍賣紅灣半島,政府須一併向發展商購入該項目停車場和商場業權,成本更高。
對於另一私人參建居屋牛池灣嘉峰臺,孫明揚同意存在類似的困難,因嘉峰臺一樣有商場和停車場,難以收回後拍賣,但政府會與發展商研究,惟可能性很低。但他說,吸取了這次經驗,在與發展商商討嘉峰臺的補地價安排時,希望爭取較好的條件。
房屋署副署長湯永成在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表示,政府在處理嘉峰臺時,開價不會太保守,因現時市場有承接力,但仍要視乎市場環境和氣氛。房署發言人補充,去年十月落成的嘉峰臺的保證回購價為十四億元,今年六月將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因此政府與發展商的談判要在六月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