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教協將在下周日發起大遊行,爭取在中小學推行小班教學,教育統籌局終表示,計劃在今年九月新學年起,在四十間試點小學試行小班教學,在特定科目,每班上課人數將由目前的三十五或三十七人,降至二十五人,預計研究費用需八千五百萬元。
立法會教育界代表兼教協會長張文光表示,教育局的試驗計劃算是一個突破,但他不能收貨,因為「重離教育界期望好遠,我哋要求政府用十年時間,喺中小學全面推行。」
教統局表示,將會選出四十間主要取錄新移民及單親家庭學生的小學,有關學校的小一及小二學生,在上中文、英文及數學三科時,會以每班二十五人形式上課,較現時少約十人。有關研究將於今年九月新學年推行,兩年後作檢討,以決定是否在全港學校推行。
張文光認為,現時中學每班人數常達四十人,比小學的每班人數為多,那些主要取錄第三成績派位組別學生的中學,更有急切需要推行小班教學,他促請教統局盡快制訂推行小班教學的時間表。
來自三個小學組織的十一名校長,昨日下午與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會面。津貼小學議會主席柳志強會後表示,李國章在會上向他們重申,很想推行小班教學,但礙於資源所限,故暫只能推行試驗計劃。
該會副主席蔡楷俊認同新移民及單親家庭的學童,由於父母要外出工作,獲照顧的時間較少,認為當局先在招收上述家庭學生的小學推行小班教學是合理的。
另外,柳志強表示,他們昨日向李國章提出,要求容許小學可仿照中學的自行收生制度。
現時每校有一至兩成小一學額由校長自行決定取錄何人,而非如現時小一自行收生制度,要計算學生的家庭背景分數。他又稱,李國章表示會作出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