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醫學院動用超過五十萬元引入兩套儀器,推出全港首個虛擬現實的外科訓練計劃,以電腦模擬微創手術過程訓練外科實習醫生,實習醫生可反覆透過模擬手術練習,增加應付手術的經驗,又能減少病人接受手術時的風險。
中大小兒外科主管楊重光醫生昨在記者會上指出,醫學界十多年前開始研發微創手術,微創手術的治療效果與傳統開胸外科手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微創手術優勝之處除了傷口較細外,手術帶來的痛楚也較傳統開胸外科手術輕微。由於病人傷口細小,手術後只需在傷口貼上手術用膠紙,傷口便可在一、兩天內痊愈。
他解釋,微創手術只需在病人的肚臍開一個約三毫米的小洞,放入內窺鏡及手術儀器,再透過內窺鏡的鏡頭將病人體內畫面傳送到電腦,醫生看着電腦螢幕操控手術儀器進行手術。
他指出,每名外科實習醫生首年要接受二十六小時、共七個實習課程的訓練,他們要在全部課程及格才可正式「操刀」做手術;實習醫生過往如「學徒」般跟隨醫生工作,平日只能從旁觀察手術過程汲取經驗,但中大上月引入兩套模擬微創手術儀器後,實習醫生可親身體現手術過程,日後正式進行手術時,能增加準確性及減低病人的危險。
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指出,每套模擬微創手術儀器價值二十多萬元,至今已有約四十名實習醫生及專科醫生參與訓練,效果良好,他考慮引進更多模擬手術儀器,給予醫生更多訓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