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敲碎50年輝煌歲月<br>利東街商戶:還我一條印刷街

重建敲碎50年輝煌歲月
利東街商戶:還我一條印刷街

【本報訊】以印刷結婚喜帖聞名的灣仔利東街,過去半世紀一直是街知巷聞的「印刷街」及「請帖街」。隨着灣仔區重建計劃展開在即,請帖街勢將如上環花布街及油麻地雀仔街一樣,在時代巨輪中湮沒。今天請帖街的商戶在臨別依依中仍緊抱一個心願──寄望政府「還我一條印刷街」! 記者:蔡建豪

利東街南端盡頭是高聳的合和中心,北端正對着儼如灣仔區地標的修頓球場,在繁華的灣仔鬧市中,在充斥着板間房、公用洗手間及天台僭建物的數層高舊式建築物包圍下,利東街恍如一條橫街窄巷,黃昏時分更予人一種烏燈黑火的殘破落寞風韻。不過,該處二十多間印刷喜帖及利是封的店舖,卻是聞名遐邇,更是旅遊雜誌向外地旅客推介的景點。

集中印刷舖防製偽鈔
在利東街開設印刷喜帖店舖近二十載的錢錦標,在該處經營三間印製喜帖店舖,既是業主又是租戶,娓娓道出請帖街過去半世紀的足印。他說:「『印刷街』之名起源於五七年,港英政府為防不法分子印製偽鈔,將利東街發展成印刷舖集中地,當時搬部機器去隔籬舖都要攞行街紙。」
錢錦標憶述,七十年代每個家庭興起張貼一幀彩色月曆,印刷月曆教印刷街經歷過一段黃金歲月。至八十年代,印刷喜帖潮流興起,更是請帖街的輝煌年代,「辦喜事嘅人唔會再搵父母託人印,或者問酒樓攞請帖。」前舖後廠式的古舊營運喜帖店模式,漸發展為以電腦製作喜帖的經營方式。
售賣利是封的志成燙金,是利東街另一製作利是封及喜帖的老店,東主陸錦漢笑言,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曾前來惠顧,「條街做到世界聞名,啲客都同我講唔同意政府收番。」初步預期可獲得四百多萬元重建賠償的他稱,賠償實不足以在區內重置新舖,期望政府在船街或修頓球場為商戶提供臨時安置所,滿足他「起好再搬返嚟」的心願。

商戶發聯署信表心願
利東街印製喜帖商戶昨午已向市區重建局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發出聯署公開信,表達希望當局在重建後保留印刷街的心願,誠如現時在街道當空橫掛的橫額──「還我一條印刷街」,正正反映商戶對過去驕人成績及憂慮將來生計的複雜情懷。

市建局擬在灣仔區重建計劃中設計一條喜帖街,保留現時利東街滿是喜帖店舖的特色。 市區重建局提供圖片

不少好事近的情侶們,都懂門路到利東街選印喜帖。

《商戶心聲》
去信政府
錢錦標:「利東街喜帖店噚日已向政府發出聯署信,清晰表達希望將來保留喜帖街。」

《商戶心聲》
臨時安置
陸錦漢:「期望市建局為同業提供臨時安置,畀我哋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