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視達」要結業,真是不方便。
從前我都到九龍城廣場租影碟,當今最近的也要跑去紅磡,但那邊做到三月也關門。
我一租總是十片八片,看個天昏地暗,以後要是沒地方,我得買。
新片大概是五十塊港幣一張,十套五百元,貴了一點,要是把價錢降到二十塊左右,那麼租和買沒甚麼分別,問題就解決了。
片商的算盤上,薄利多銷,也不錯嘛。二十塊港幣的話,所有人都不會去買盜版的十塊劣貨。做一張碟的成本,也不過是一兩塊罷了,還是有錢賺的。
大陸那麼闊的一個市場,被翻版商打得一塌糊塗,但是正版一便宜,便有一條生路,港片堂堂皇皇運去內地賣,一定有收入。
租碟公司應該還可以生存,美國人不做,由大陸人經營好了。雖說舖租和人工都貴,但有些洗黑錢公司虧了也不要緊嘛。
千萬別去買盜版,看壞頭腦的。
第一,他們的字幕亂來,可以把科幻片翻成愛情電影。一遇到懸疑戲更是糟糕,譯字幕的人根本看不懂,有時男女主角講了半天的話,只打出「今晚要不要一齊去吃飯?」。
把「Pot」的大麻譯為花瓶還是小事,「不要吵我Don'tbotherme」變成了「別兄弟我」。不看中文,看原來的英語好了,但盜版的DVD照樣看不懂brother變成bother。
翻版不行,沒有地方租正版,買又太貴。怎麼辦?答案很簡單:回到戲院。
在戲院上的片子,像《魔戒Ⅲ》一樣,全球同一天發行,下片後即賣DVD,最初三個月賣貴一點,之後每片二十大洋,得到的利益不會比供應租片公司少。
提議是沒有用的,片商們絕對不去動腦筋,最後還是得益盜版者,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