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經濟繁榮股市上升

國際視野:經濟繁榮股市上升

G7會後的精句是避免滙率「過份波動」和強調「彈性滙率政策」,看來似乎沒甚新意,但至少能達致各取所需之目的,與本欄2月5日題之「避免波動須有共識」之說脗合。

美歐日各有生存之道
筆者早前多番指出,美國「雙赤」嚴重,減少公共開支會導致失業情況惡化之餘,消費亦大受影響,故此必須硬着頭皮頂下去,因「供應面經濟理論」在美國證明用得上亦甚成功,何況正值大選年?至於貿赤,可不能呼籲美國消費者收斂,正一干卿底事?唯一方法是迫賺美元外滙之國家貨幣升值,可是卻事倍功半,那麼只有讓美元繼續貶值一途,另一個好處是可阻遏通縮來犯,還有美國跨國企業盈利兌回美元有可觀的增長,促使美股上升,美元資產吸引──低美滙、企業盈利前景佳,加上幾乎無風險的聯邦國庫債券,又何愁這個因貿赤流失美元之缺口不可能被填補,此所以筆者一直強調「布拉格」這對活寶貝配合得「天衣無縫」者也。
歐洲方面,若以年前推出單一貨幣定價在1.18美元與現時水平計,只不過升了10%左右而已,喊啥?問題是有歐洲銀行統計過,若歐元升超過1.3美元,將為部份製造業和出口商帶來打擊,歐元區領袖為保飯碗,不得不裝腔作勢,七嘴八舌一番以示肉緊者。雖然不少歐洲企業在海外有設廠或利用其他渠道如OEM、ODM等作為供應鏈的一部份,可減輕滙率方面帶來的損失(其實可能不乏好處),然企業綜合帳以外滙兌回歐元當然不太理想,不過全球需求增加,就算將貨就價,邊際利潤下降,亦不失為生存之道,生意最緊要長做長有嘛,請忍耐吧!
日本話之你,上季經濟增長有2/3來自出口貢獻,不好好保護這批經濟動脈,豈不功虧一簣?3大陣營都好,經濟步向繁榮,股市嘛……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