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研究組」要研究「中產階級」的定義,有政府高官先為「甚麼叫中產階級」定出了五個原則:一、要有儲蓄習慣,退休後不用政府救濟;二、家中藏書以「政治分析性及要求思考為主」;三、須關注「子女教育前途問題」;四、要「擁有政治意識形態」;五、要有某種嗜好(這位高官為此強調說,「打麻將」不屬於中產階級行為)。看了這「五大原則」,你可以為香港分一個「中產階級」出來嗎?
第一條,要有儲蓄習慣,退休後不用政府救濟。香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不想退休後去申領綜援救濟,所以都有儲蓄習慣,未雨綢繆。那麼,香港是不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中產階級?
第二條,家中藏書以「政治分析性及要求思考為主」。香港高官管天管地,還管到市民家中藏書的內容。照此說法,要想做中產階級,閱讀範圍就不能廣泛,家裏有十本書,起碼有五本是「政治分析性」的,還有三本是「要求思考性」的(甚麼叫「要求思考」,如果全香港中產階級都要求思考的話,這個胡言亂語的高官,早就被炒魷魚,去排隊領綜援了。)剩下兩本,該看甚麼內容呢?是音樂類?還是小說類?散文可不可以看?買本紅酒書過不過份?《Playboy》這期封面女郎很漂亮,該不該買回家去?皮膚粗糙,要是買一本《護膚秘笈》,會不會因此被摒出「中產階級」?到上海旅行,在機場買了一本《李純恩吃在上海》,從上海回來之後,是不是應該在上電梯之前扔進垃圾桶,以免帶回家成為「家中藏書」?
原來「中產階級」冚家有幾多產不要緊,最要緊是要看「政治分析性」和「要求思考」的書,這就讓我馬上找到一個現成的「中產階級」,他的枕邊,常放一本殷海光的《思想與方法》,既有「政治分析性」,還肯定「要求思考」,他就是不久前被捕的香港頭號通緝犯季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