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瞓7小時 過多反映有病<br>睡眠時間愈長死亡率愈高

養生之道瞓7小時 過多反映有病
睡眠時間愈長死亡率愈高

【本報訊】一般人普遍觀念是每天最少睡八小時,才有足夠休息;不過,日本一項研究發現,每天睡眠七小時才是養生之道。這項為期三年,調查了逾十萬人的研究顯示,每天睡眠八小時或以上的人,死亡率較睡眠七小時的人為高,睡眠時間愈長,死亡率愈高。 記者:羅偉光

上述研究由日本癌症危險性評價協作群組(JapanCollaborativeCohort,JACC)於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年進行,結果在最新出版的醫學期刊《睡眠》(SLEEP)中發表。調查跟進了四萬三千多名男性及逾六萬名女性,共十萬零四千多名四十歲至七十九歲人士的睡眠習慣,結果發現每天睡眠六點五小時至七點五小時的人在調查期間死亡率最低,但研究卻未能解釋為何睡眠時間愈長,死亡率愈高。
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DanielF.Kripke在最新一期《睡眠》社論中指,上述研究數據與美國兩個同類型研究結果脗合,而這些研究結果糾正了每天睡眠八小時最好的觀念。
仁安醫院睡眠疾病治療中心陳嘉榮醫生認為,調查顯示一般人不一定需要每天睡足八小時。他強調,睡眠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只要睡醒後感到有足夠休息即可,但他提醒若每天要睡眠九小時或以上的人士,可能反映身體有其他毛病,應延醫治理,找出真正病因。

無法解釋僅憑數據
根據JACC的調查,每天睡眠六至七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其次為少於六小時者,睡眠八小時或以上者死亡率最高,顯示睡得少比睡眠多健康。但研究未能解釋兩者關係,僅能從統計數據中分析,每天睡眠時間多於七小時者,多為教育水平較低、單身、曾中風、曾出現血管栓塞及癌症等病症的人,也有較多抑鬱症症狀。
DanielF.Kripke又指,JACC的研究由接受調查者自行報告睡眠時間,一些人可能會把在床上休息而未入睡的時間也當作睡眠時間,故實際睡眠時間可能會較報告為短。因此,有需要進行更多臨床研究,才能找出睡眠時間較長會否致病,而醫生不應建議成年人每天睡眠多於八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