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乘客在巴士上跌傷的意外近年大幅激升了八成,其中在巴士樓梯上跌下受傷的個案,去年便發生了一百六十六宗,有專家指意外增加與巴士行車時,司機經常突然煞車有關,巴士公司已為此成立跨部門小組,與運輸署研究改善措施。 記者:麥志榮、倪清江
據運輸署的資料顯示,去年乘客在巴士樓梯上跌傷的意外共一百六十六宗,比二○○一年的九十宗,大幅上升近八成半;除了樓梯之外,在車廂內跌倒的更多,去年乘客在巴士及公共小巴上跌倒意外,共達五百四十宗,比二○○一年的三百宗,亦大幅上升了八成。
曾經參與屯門公路巴士意外專家小組的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指出,巴士乘客在樓梯上因意外跌倒,一般原因有二,一是巴士司機突然煞車或開車,衝力令乘客無法站穩而跌倒;二是乘客雙手都拿滿物件而未有緊握扶手。
梁廣灝說,現時本港巴士樓梯的設計應已符合安全標準,扶手亦足夠,但香港的生活及交通節奏不容許所有巴士乘客都強制佩戴安全帶,及在巴士完全停定後才解開安全帶上下車。梁說,為了減少這類意外,當局應加強向乘客宣傳,要緊握扶手,同時提醒巴士司機留意駕駛安全,尤其是停靠巴士站時,停車及開車不應過急。
九巴發言人表示,內部已成立跨部門小組,與運輸署研究改善措施,同時亦會加強向乘客宣傳要緊握扶手;城巴發言人亦說,會加強向乘客宣傳緊握扶手,及提醒司機注意安全駕駛意識。
專利巴士工會聯席會議召集人鍾松輝則認為,巴士上跌傷的意外大部份與乘客安全意識薄弱有關,巴士在路面上行駛,難免會遇上突發情況而需急煞車,不是司機故意如此,當局應加強教育乘客,巴士行駛時必須緊握扶手,及呼籲長者及雙手都拿滿物件的乘客,避免走上巴士上層。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劉江華反指摘一些巴士司機的安全駕駛意識較薄弱,「好心急開車,乘客未坐定就開車,唔止老人家,甚至年輕人都會跌低,佢哋開車時應將心比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