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年金融風暴同八萬五,搞到通街負資產,𠵱家樓市有番起色,部份負資產業主可以鬆綁脫困,個別重勇到趁勢炒番兩轉,且有所斬獲,當係幫補吓又好報仇又好。
中原分區經理盧民偉講,呢名主角喺九七年高峯期用近一千萬,買咗個西半山殷榮閣逾千二呎單位,結果樓價一路下沉,守到舊年趁轉角市「壯士斷臂」,貼錢賣樓,蝕咗四百幾萬。
呢位仁兄雖然喺樓市上曾受重創,但並未因此退縮唔敢投資,喺舊年十月,將剩番嘅六十幾萬,買咗個值二百零一萬嘅西半山恒龍閣低層A室,八百八十呎銀主盤,一個月後以二百五十五萬沽出,賺五十四萬。之後又用一百二十五萬買入同區活倫閣低層A室,上月以一百四十八萬沽出,成功賺咗二十三萬。
聽講個客計劃再炒多幾轉,賺夠錢就一次過用三百萬,喺同區買番個單位自住,唔使怕再變成負資產嘞。
樓市自去年沙士疫潮之後急速反彈,吸引大批投資者入市,唔少重係海外買家㖭。世紀21按揭部高級經理蔡漢陞話,海外投資者嘅比例達八個巴仙,原因與銀行簡化對佢哋嘅批核手續有關。
𠵱家銀行只要求海外買家提供海外入息證明、資產證明同稅單就得嘞。不過,批核時間要十四至二十個工作天,仍比本港買家嘅七至十四天長。
蔡漢陞講,以一名台灣客剛購入的長沙灣宇晴軒為例,售價二百三十三萬,若採用發展商嘅兩成半二按,同埋銀行嘅七成按揭,實際只要攞樓價五個巴仙,即十一萬多,就可以擁有該單位嘞,出租回報有四厘六,點都好過擺喺銀行。
況且,銀行嘅樓按息率,普遍係兩厘幾,若用同業拆息計就更低至一厘一㖭,啲海外投資者又點會唔嚟香港大手掃貨呢?
美聯物業集團主席黃建業喺七三年公司成立時,促成嘅第一宗成交,梗係印象深刻啦!估唔到事隔三十一年,重可以同呢名買家重遇。
據黃建業講,呢位買家何太,當年透過佢買入荔枝角美孚新邨單位,後嚟移民美國。佢舊年去美加旅行時,都聯絡過何太,上個月何太返港度歲時,大家又相約食飯敍舊。
何太一直都有留意美聯嘅動向,對當年的年輕小伙子,今天成為上市公司主席,甚感欣慰。佢對本地物業投資好有興趣,今次順理成章重再度成為美記客戶㖭。
樓價短時間內升到你唔信,聽業內人士分析,原因係二手業主與發展商,夠膽大幅加價,估唔到啲買家又肯跟,所以就不斷屢創新高嘞。
當市場有一個新高價成咗之後,其他單位嘅價錢,梗係跟住「水漲船高」啦!呢啲就叫羊群效應。
另外,有啲二手業主見買家願承卻反價,結果益咗發展商。因為發展商手上貨多,只要啱價就散,好少反價。唔似得二手業主,可能都係揸住一兩個單位,突然間有客高價承接,搞到個心十五十六,怕賣平咗蝕底。
𠵱家商場愈嚟愈多,競爭自然激烈。蘭西聽啲商場大業主講,不時都要搞活動吸引消費者,但有時都會遇到一啲意想唔到嘅反應。例如俾住戶及業主立案法團投訴,指露天活動嘈住佢哋。有啲攞唔到遊戲票嘅消費者,就話佢哋唔公道,聽講有啲重報警㖭。所以要搞旺個場,都唔係咁易㗎。
蘭西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