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前香港市道甚佳,春節過後,亦無「一節淡三墟」的迹象,市民之消費意欲未減,此實乃經濟復甦以及樓股上升之助。
數周前筆者曾指出炒樓將愈演愈烈,提醒市民要有心理準備,而樓價上升的影響好壞兼備,大家對此毋須驚訝。
負資產個案已大幅下調,不少業主都鬆了一口氣,亦有不少新業主獲利甚豐,情況對經濟復甦非常有利,隨之而來的,將是更高的樓價,通縮消失以及失業率逐步回落,而打工一族的薪酬亦可望在1年之後回升。香港經濟初現轉機,但上周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卻提出「經濟泡沫論」,立時遭到專業人士反擊,究竟任總的說法是先知的警告還是杞人憂天呢?
筆者不懷疑任總提出警告的善意,但對「經濟泡沫論」卻極有保留。香港經濟雖已踏上復甦之途,但只在初階,真想像不到泡沫何來,通縮雖有改善,但仍未消失,港人多樂見通脹重臨,而非恐懼通脹重現,香港經濟過去幾年一直受通縮困擾,現時談通脹之憂,似乎早了很多。
若說樓價急升源於炒賣活動,亦未必一定正確,事實上,因看好香港經濟及樓市前景而入市的投資者大有人在。換個角度看,炒賣活動乃市場的一部份,沒有炒賣的市場難有好的流通量,甚至一潭死水,對投資者並非有利,這些都只是基本經濟學的範疇,任總應不陌生。
香港經濟與樓市息息相關是不爭的事實,對於樓價急升,應是市民樂見,或至少現時並非憂慮的時候,特別是對負資產一族。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