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安全觀鳥無懼禽流感

專家之言:安全觀鳥無懼禽流感

米埔自然保護區、彭福公園、海洋公園的觀鳥區及康文署轄下養有雀鳥的公園相繼暫時關閉。儘管在上述地點居住的雀鳥至今仍健康,但目睹禽流感近日在亞洲區內迅速擴散,有關當局的決定是可以理解的。

候鳥傳病毒無根據
有報道指候鳥是導致今次肆虐禽流感的元兇之一,加上現在供我們觀賞雀鳥的地方相繼關閉,除減少觀賞雀鳥和享受大自然環境的機會外,亦對形象健康的觀鳥活動造成打擊。經此一役,恐怕在許多人心目中,不論是野生還是飼養的禽鳥,都被視為「生人勿近」。
社會上流傳野生雀鳥會把禽流感直接傳給人類的說法並不正確,因為直到現時為止,並沒有證據顯示候鳥會直接將禽流感病毒傳給人類;且觀鳥活動是在遠距離用望遠鏡觀鳥,並與雀鳥保持距離,而非餵養或驚擾雀鳥生活,觀鳥活動仍是安全的。根據米埔保護區表示,由九七年爆發禽流感後,米埔每年都會從候鳥身上抽取糞便或血液樣本作禽流感測試,在七千多個樣本中,都沒有找到H5N1病毒。
希望今次事件不會引發市民棄置飼養的雀鳥。事實上,把一向被人飼養的雀鳥放生可能反令牠們死亡,因為牠們未必能夠一下子適應野生環境。
根據觀鳥愛好者所述,本港有許多種類的雀鳥居住和棲息,屬香港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應該盡力保護。在觀賞雀鳥時,只要保持距離,並遵守一般的衞生守則,例如不要接觸雀鳥及其糞便,一旦接觸應立即洗手,人類與雀鳥便能夠健康共存。
勞永樂醫生
香港電台第一台「健康男女」節目主持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