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公布的新增非農業就業職位有11.2萬份,較預期的15萬份為少,失業率則由5.7%減至5.6%,數據雖未達到市場要求,但實際意義較數據本身更佳,此種數據亦更合市場所需。首先是11.2萬份職位增長是自00年12月以來最多的一次,失業率亦是兩年來最低,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已有改善,但速度較預期為慢,離開強勁增長仍有一段時間,聯儲局缺乏理據改變息口政策,這不正合市場所需嗎?
再看上周公布的其他數據,如工廠定單、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指數,從中看出經濟活動正趨頻密,復甦步伐並未停止。在此利好氣氛帶動下,美股上周五全線上升,整周計,杜指及標普500結束了兩周跌勢,10周內第8周上升,但科技股則在思科對前景未敢看好下,上周五雖然反彈,最後仍要連續第3周下跌。
港股在萬三點水平得到支持,禽流感事件在港未有惡化,以及大型配股行動逐漸收斂下,上周五出現強勁反彈,恒指收復了較早前大部份失地。但值得留意的是,日均成交金額顯著回落16%至178億元,就算上周五反彈達278點,成交額亦只有198億元。在上升市,加上復地(2337)招股活動已完結並正式上市,資金顯然並未重新回流入市,如未來數周持續低於200億元,不排除有部份資金確實已流出本港股市,投資者要留意,國企股更應多加小心。
除成交外,本周市場焦點將放於即將開始的藍籌業績期,首先公布的包括周二的東亞銀行(023)及周三的思捷環球(330)。前者受惠於下半年經濟好轉、收入增加、呆壞帳撥備減少等利好因素,全年業績料有理想增長;後者的表現則應更為突出。
思捷主力發展於歐洲,除經濟好轉令企業不斷在當地擴張、業務有所增長外,歐元這半年以來持續強勁,亦可增加滙兌方面的收益。近年來積極發展開拓的美國市場,又正受惠當地經濟不斷改善,尤其市民在零售層面上的支出持續增加,對集團於當地的發展帶來更佳商機。至於仍處於虧損的本港市場,在消費氣氛明顯轉好下,集團已表明可提早轉虧為盈。在各項有利環境齊集下,周三公布的半年業績,保守估計將有近3成升幅。
思捷股價近月反覆上試新高,預期在強勁業績帶動下,有望突破上月底創出的27.8元高位,初步目標為30元,投資者不妨積極吸納。
連敬涵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