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美國選舉:極昂貴遊戲

平心而論:美國選舉:極昂貴遊戲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幾乎所有政治和經濟活動都以此為中心,那些候選人包括總統,大部份參、眾兩院議員及一部份州的州長,他們都面臨政治生命的決戰。
所謂勝者為王,如果能夠被選上,便會在未來4年繼續發揮影響力,享受權力帶來的快感,否則便立刻打回原形,再回去幹老本行謀生。
如果是總統或是些資深的部長閣員,甚至是那些曾經在國會呼風喚雨的老資格議員,一旦退下來,也可以輕易到大機構當顧問,替那些大公司競投各種政府合約。如果嫌正職困身,大可以悠閒之身,到處演講,一來可以收可觀的演講費,二來也可以重過受人追捧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有部份政治人物真的不想再入名利圈混,也可以關起門來,謝絕應酬,花它年餘時間寫本回憶錄之類,也可以賺回不錯的版費,兼且留下一點經歷給後人,誠一美事。以上種種,適用範圍僅限於那些位高權重的少數官僚或政客。
至於餘下的眾多落選或退位政客,便會面對重拾生計的問題。幸好美國政客大部份是律師出身,只是因為要從事公職所以暫時離開所屬律師樓,他們從政多年,通常都會替律師樓帶回一定的人脈關係和知名度,因此舊拍檔會歡迎他們回來。總的來說,美國落選的官僚政客,衣食應無問題,不像一些地方,落選了的政客,立刻面對生活問題,於是被迫賣車賣樓來解困,這是頂可憐的落選即失業,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選總統動輒十億美元
美國的政客官僚在退下來時通常沒有財政問題,但有不少候選人為了參選卻借債纍纍。因為在美國,競選活動開支驚人,原因是競選人眾多,而且競爭激烈,以競選總統計,如果由初選提名到正式角逐,總開支以十億美元計,餘此類推,競選參議員也需數千萬至上億經費。
所以,在美國從政絕對是一個昂貴的遊戲,但仍然有很多人對此樂此不疲,可能是權力慾作怪吧。
既然不是每個競選者都是億萬富豪,錢從回來?通常不出兩個途徑,一是靠捐獻,二是靠借貸。前者不用還,後者是要連本帶利清還的。

勝者為王敗者一身債
新的競選者因為知名度不高,很難吸引大量捐款,惟有借錢去宣傳,希望闖出名堂。但眾多競爭者中,只有一人突圍而出,其餘退選者便背下一身債,而剩下來的兩個候選者,因為勝算機會很高,自然吸引更多捐獻,所以負債的問題很小。
就以角逐總統為例,每4年全國性競選都在艾奧瓦州(Iowa)舉行,然後移師到代表東北部民意的新罕布什爾州(NewHampshire),如果有競選人連贏這兩個州提名,通常會吸引到前期費用的貸款。最決定性的決戰是本星期二,因為這一天有7個州都同時舉行提名初選,所以稱為「超級星期二」(SuperTuesday),如果有候選人能取得7個州超過一半的提名,他就肯定會有極大機會與現任總統一決雌雄,其他候選人通常會知難而退。到此,政治捐款便會滾滾來,那些落敗的候選人,便要面對如何還債的難題。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李庚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