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以爛制爛篇 - 李怡

李怡專欄:以爛制爛篇 - 李怡

日本專家看台灣大選前的兩岸局勢,說陳水扁提出公投來挑釁,希望重現九六年的台海危機,那便能在選舉中獲勝;北京因要辦奧運和世博,不能不搞微笑外交,所以對挑釁沒有上當,但針對國內情況又不能不多少假裝生氣,兩邊都是上演猴戲而已。
這該是猴年演出的最大猴戲。但公投卻硬擺台灣人民上台演出。兩岸更拉老美評分,老美則謝不敏。猴戲的觀眾是台港及海外媒體。
………………………………
台灣有輿論稱這次大選是「以爛制爛」(「爛」是台灣所創名詞,指「糟透」之意)。「政見差不多,臉孔差不多,藍綠兩政黨一樣爛」。
在香港人看來,台灣人民至少可以在兩「爛」之中自己去選一個不那麼「爛」的。更重要的是選出一個「爛」來,有權投票的選民要自己負責,不能怪中央的欽定,也不能凡事都只能罵非民選的董伯。
………………………………
民主制度也許永遠只是從兩、三個爛人中選出一個不那麼爛的人。但卻能維持政局的穩定。專權制度永遠由偉大、英明、大有為的人去繼承前一任的偉大、英明、大有為的人,但卻永遠民怨載道。
………………………………

《洛杉磯時報》發表文章,指董伯「不是破腳鴨,而是死鴨」,並形容董已成為北京的難題,其留任是現存推選特首制度失效的最有力論據。
現存的八百人推選制度,其實是比帝皇世襲制與其他專權政治更糟的制度。八百人中的多數要看北京欽定的意向,但又不得不假惺惺地認真投票。中央明知董伯不濟,因是由八百人選出,對董是留也不是,去也不是,左右為難。故大概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糟的制度。
………………………………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發現,澳門人對何厚鏵的評分,較港人對董建華的評分,高出三十五分,達七十九分。澳門人對政府不滿的人,只有百分之五,而港人對政府不滿則達百分之五十一,是澳門的十倍。
其實這只是由於澳門回歸前的基礎差,人民的期待不高,又恰逢好運氣挑中一個能幹又有魅力的特首。港人羨慕澳門人,卻不是因為這種小圈子選舉的制度可長久有效。
………………………………
曾憲梓在「江八點」座談會發表書面談話,說「香港某些政治勢力在廿三條和政制發展問題上,與台獨分裂勢力互相呼應」,說「加快政改搞普選,是要奪取香港政權,把香港變成損害『一國』的『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其後他澄清,他並無說過中央指令○七年香港不能實行普選。
是書面發言,意向也很清楚,至少應是他所領悟的中央意向了。連忙澄清自己的書面稿,莫非有人向他表示:他有關中央意向的表白,來得太早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