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館一條龍服務留住熟客

茶藝館一條龍服務留住熟客

在香港,品茗文化雖然未及咖啡普及,但近年純粹供客人品茗的台灣式茶藝館,在港逐漸流行。為了與同業競爭,經營台式茶藝館「綠與茶」的林兆峰,除了開設茶館,更舉辦茶藝訓練班及組織以中國茶為主題的旅行團,希望透過將中國茶藝普及化,令「綠與茶」發展成茶館中的「Starbucks」。

開辦「綠與茶」前,林兆峰已從事茶葉及茶具零售,最早期在尖東信和中心開設車仔檔,之後轉往旺角花墟開設閣樓舖,仍然以售賣茶葉及茶具為主,但已開始開辦茶藝課程,「現在回想,選擇在花墟開舖係揀啱地點」,課程亦是應當時顧客的要求,另外亦希望透過開辦課程,留住顧客。
期後,林兆峰發覺香港不乏純粹提供飲品的消閒地點,但以酒吧及咖啡店為主,售賣中國茶的茶館則不多,認為市場有發展空間,於是在年半前,於尖沙嘴開設上樓的台式茶館綠與茶。繼續選擇樓上舖,除了因為進可攻退可守外,林兆峰指出,品茗是一項很悠閒的活動,不太適合在熙來攘往的街舖。

揀樓上舖營造悠閒感
雖然品茗在港並不普及,但林兆峰說,茶藝館及專賣茶葉的茶莊在港競爭頗大,為了增加本身優勢,林兆峰在貨品下工夫,現時綠與茶的貨源來自台灣、中國,部份來自法國。另外,林兆峰亦堅持向茶農直接入貨,他解釋,直接與茶農接觸,可保證茶葉品質,亦可掌握市場最新資料。
為了與茶農保持緊密接觸,林兆峰經常到訪台灣茶園,但他說,直接向茶農取貨,成本與透過代理訂貨相距不遠,但可控制貨品質素,亦可取得獨家貨品,例如99年台灣南投大地震後,當地出產了一種茶葉「頂貴妃」,便由綠與茶取得了總代理。

綠與茶的家具都是林兆峰四處搜羅得來,像這套枱椅,看真一點,木枱其實是由舊衣車改裝而成。

綠與茶部份出售的茶具,是林兆峰自行設計,再找工匠製造,別具特色。

得到這隻頂貴妃茶的總代理權,正是由於林兆峰與茶農諗熟,掌握不少市場資料的緣故。

除了品茗,綠與茶有一半舖面用作展銷茶具及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