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上月宣布的新太空計劃目標直指火星,歐洲航天局(ESA)也不甘後人,宣布展開「曙光」計劃,打算在二○一一年派探測器到火星,收集五百克火星石頭樣本,最終希望在二○三三年派太空人上火星。
「曙光」計劃明年展開,其中兩個「旗艦」任務,是二○○九年派出「外火星」號探測器到火星,以及二○一一至一四年間進行「火星樣本返回」計劃,旨在將五百克重的火星石頭和泥土帶回地球分析。
「外火星」號會像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設有六個車輪,但可運載更多儀器,能探測火星過去和現在是否有生物。「火星樣本返回」計劃則更複雜,涉及五架太空船,包括火星軌道船和返回地球的太空船等。之後,歐洲航天局會在二○二四年派太空人登陸月球,最終在二○三三年派太空人上火星。
這計劃首五年花費達九億歐元(約八十八億港元),被視為與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計劃直接競爭,但「曙光」計劃經理翁加羅低調回應這個說法,只強調美國和歐洲在探索火星的計劃上,沒有一方較有利。
「曙光」計劃還有一段時間才展開,美國火星車「機遇」號和「勇氣」號現已在火星執行探索任務,前者首次傳回火星土壤顯微照片,能看到土壤表面有一些微小的碎石。太空總署周二暫停「勇氣」號運作,以完成修理它的電腦記憶體。
另外,美國太空總署周二宣布,位於「勇氣」號火星車登陸點東面的七座山峯,將會以去年在太空穿梭機「哥倫比亞」號意外中喪生的七名太空人名字命名。
對於多國都致力發展火星探索,在美國電視劇《星空奇遇記》飾演皮卡隊長的帕特里克.斯圖爾特,卻反對人類作跨行星的太空旅程。他說:「我希望我們可以先弄好這個地方(地球),才去將明顯有缺點的文明帶到其他行星。」
英國《泰晤士報》/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