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運有益身心,但近日天氣嚴寒,尤其在清晨時分特別寒冷,人在低溫下甦醒,身體不是處於最理想的狀態,即使健康的人,也可能會有輕微低溫症症狀。故此晨運有益的說法是因人而異的,再講,運動量與健康並不是正比,過量運動反而減低身體抵抗力,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記者:邵超 攝影:蔡鴻雯
模特兒:Sue(StarAsiaWorkshop)
鳴謝:extravaganza
「(要衡量運動是否適量)方法好簡單,例如緩步跑,步速最好介乎可以同朋友傾偈與帶有少許喘氣之間。」
物理治療師 呂日康
現值早春時分,天氣濕濕冷冷,忽冷忽熱,早起做運動時,便要注意讓身體保持暖和,同時舒展筋肌。物理治療師呂日康說:「身體濕透時,耗熱量會較乾爽時快五倍,所以容易感染風寒。」
運動前飲400毫升水
不想運動致冷病,呂日康有以下建議:
1不可飲酒:
因為酒後血管表皮鬆弛,血液流經表皮較多,熱量便流失得更快。
2不宜喝咖啡及茶:
因這些飲料會增加排尿量,容易造成脫水,運動前飲400毫升的水,運動期間休息時每半小時200毫升。
3不宜空腹:
運動前的食物可以選擇麵包、五穀類等,也可以吃一、兩格朱古力補充熱能;運動後也宜吃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質食物。
4做熱身運動:
運動前必須先作適量熱身和伸展運動,增強筋肌柔韌性。
5外穿風褸內着棉衣:
春風滲冷,做運動時應穿着長袖防水風褸和戴上合適的帽子以作保暖,內裏亦應穿着吸汗佳的棉質衣服保持身體乾爽。
6運動後保暖:
天冷運動後體溫會驟降,可帶備即熱暖包,當感到寒冷時便放在衣服內,尤其近頸部位置。
7調整運動:
運動後做一些簡單的調整運動,可減低第二天的肌肉痠痛感。
運動有益之處,在於使筋骨保持柔軟度、力度和使血液循環暢順,特別是每天必須做基本30分鐘的心肺運動,可改善心肺耐力,但對於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對全身骨骼和心臟亦有所負擔,運動時可參考下表的最佳心跳率計算法,以衡量運動量是否適合自己。
適當運動量公式:最高心跳率的6成
220-歲數=最高心跳率(1分鐘心跳超過此數,心臟負荷不來有機會猝死)
例子:一位40歲的人進行運動時每分鐘最佳的心跳率:
(220-40(歲))×60%=108次
在眾多運動中,緩步跑是最簡易的運動,對身體肌肉及血液循環亦有好處,但呂日康說個人的體能極限都不同,「有人稱清晨時身體嘅狀態未嚟得及暖身,較晚間跑步容易拗柴。另外美國有一項研究指每星期跑多過48km嘅人,受傷或生病嘅比率比跑少於48km嘅人多一倍……過度鍛煉反而影響抵抗力。」雖然一般人未必會每周跑48km,但也說明了物極必反的道理。
心臟病人:
不宜做過份劇烈的運動,原來一些手臂運動如舉啞鈴,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不宜吃過量糖份的食物,但做運動時卻可帶在身上以作應急用。
肥胖人士:
不適宜行山或過量跑步,因為膝頭和腰椎關節容易受傷,最理想是游水,可借助水的浮力減輕心臟和關節的負擔,急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痛風病人:
其病徵主要是關節痛,水療較佳,游水是最理想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