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下月發表的高中及大學新學制諮詢文件,將列出本港實行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的課程安排,中四至中六的課程將會大變,學生修讀的科目將減少,除中英數及主修的理科或文科科目外,需修讀一科以基本常識為主的通識科,每名高中生合共只修讀六至七科,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及考試壓力。 記者:呂焯均
港府消息指出,鑑於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學的三三四學制,社會已討論一段時間,基本上都獲支持,故下月公布的諮詢文件,會較詳細地列出新學制的具體安排,諮詢公眾。
諮詢文件會涉及中學的課程、教材、公開考試;大學收生如何配合;整體財政影響等。消息說,初中三年的課程毋須大改,但學生升讀高中後,課程設計就需要配合升讀大學。
改制後,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將相應取消,只會在中六設立一次公開試來篩選升讀大學的學生。教統局希望減少公開試後,學生的考試壓力會減輕,同時,高中科目也可減少,從而減輕學生的讀書壓力。
根據教統局的構思,未來的高中課程,學校最多只可開辦六至七科,較現時可開辦七科或以上為少。在六、七科之中,中、英、數是必修科,文科及理科各有兩至三科的主修科目,另需修讀一科通識課程,主修文科的學生要修讀理科的通識科,相反,主修理科的學生要修讀文科的通識科。
通識科的內容主要是基本的常識,例如日常的生活科學、各地文化、世界大事等。目的是增加學生的常識。
在財政影響方面,目前約三分一中五學生可升讀兩年預科,將來所有中五學生都可升讀一年的中六。雖然會取消中七,但每年經常開支仍需增加三分之一,約十億元;另需要增建新校舍應付,需數十億元開支。
若所有新增開支都轉嫁家長,中學學費佔成本的比率需由現時的百分之十四,提高至兩成多;若政府與家長共同分擔,只需將學費佔成本比率增至百分之十八,與大學補助比率相同。若籌備工作順利,最快在二○○八年實施高中三年制,屆時升讀中四的學生將修讀新的課程,到了二○一一年便應考新的公開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