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需求殷盈利超理想

國際視野:需求殷盈利超理想

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中,有接近七成已公布2003年第4季業績,絕大部份盈利符合或超過市場預期,這是自1999年牛市以來表現最佳之季度,當中尤以經營原材料商品的企業最搶鏡,平均盈利比去年同期高出66%,皆因商品價格不斷上升,部份更創20年高位。根據ThomsonFirstCall之估計,標普500每個環節上季盈利應可達致兩位數字,實在可喜可賀。
有人指美國企業盈利主要來自低利率和大幅削減開支,僅節流、沒開源,故對前景仍須審慎。此說只適宜放在去年第3季之前,自科網股泡沫爆破,再接二連三發生事故,美國企業飽歷滄桑,確實用了不少心機在削減成本方面,尤其是科技環節之過度投資及過剩人手,故此削幅最大,這點早已在納指走勢中被反映。然瞧瞧科技公司上季之盈利(已公布的)平均錄得64%增長,表現僅次於經營原材料及商品企業環節,是否意味大企業在資本開支方面已採取進取及積極之態度,苟如是則又為投資者帶來甚麼啟示?

美股根基穩固
筆者自去年5月開始(本欄以「美股牛頭初現」為題)後一直看好美股,年晚收爐計數正常不過,日前再建議趁低吸納(先此聲明,本欄多不評論港股,原因不言而喻,但中長期走勢多跟美股,讀者必須執生,港股昨日借禽流感急挫,可候12,300至12,800之間作中線吸納),並非無的放矢(「布拉格」法寶盡出),再看看美國去年第3季GDP急速增長之組合因素,不是已露端倪?全球經濟走向復甦、低利率、低美元、企業盈利增長可觀、就業市場續改善,加上大選年,請問美股將何去何從?
更正:周一見報一文,尾段第一句乃「息魔」非「惡魔」。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