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若持續<br>任志剛憂慮資金流出亞洲

禽流感疫情若持續
任志剛憂慮資金流出亞洲

【本報訊】禽流感肆虐亞洲,本港的投資收益也蒙受損失,1月份的外滙基金投資收益,因最後一周資產價格下跌,令收益大減一半至78億元。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估計,2、3月份投資收益的波動可能「依然咁大」,由於禽流感目前集中在亞洲,故區內經濟所受的衝擊較其他地方嚴重,若情況持續,資金或會流走。

任志剛又重申,今年度投資環境異常困難,各界對外滙基金能像去年度般賺取豐厚收益的憧憬,「照現時睇是無可能的事」。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亦指出,03至04財政年度外滙基金的投資收益較預期理想,除非1、2月份「蝕得很犀利」,否則今個財政年度的收益,應較原來預算目標121億元高,但市場有升有跌,對整體投資回報應審慎評估,未來回報不可照今個財政年度的表現來預期。
對於議員李卓人要求財政司司長運用權力,將03年度外滙基金賺取的投資收益餘額(指撥給財政儲備後的577億元累計盈餘)「還富於民」。

投資回報難還富於民
唐英年認為,將額外盈餘撥作政府的經常帳開支,並不恰當,又指此舉會影響公眾對政府控制公共開支、減低浪費資源的決心,降低政府公信力,特別是政府正積極研究發債,評級機構對當局滅赤及壓縮支出的評價,將產生影響,以穆迪調升本港主權評級兩個級別為例,私營企業發債成本便節省了0.03%至0.19%。
除了疾病全球化對各地經濟、金融市場產生震盪外,任志剛出席財委會後表示,市場普遍擔心利率何時回升及美國外貿逆差龐大,對美元滙率走勢的影響,目前利率已到了極低水平,未來加息的可能性遠高於減息,亦意味「債跌(價格)的可能性大過升」,加上市場上的不同意見,會對投資表現產生厲害的波動,故他說今年度無論是賺取回報抑或管理組合風險,都非常困難。

暫無意出招減低結餘
資金持續流入令銀行體系結餘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增大至目前逾500億元水平,他認為結餘大小並非其擔心焦點,最重要是如此寬鬆的金融環境,會否對本港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導致通脹或貨幣不穩,若有不良影響,該局會考慮數項政策「收細佢(指銀行結餘)」,包括發行多些外滙基金票據吸納流入資金。
儘管按單月計,消費物價指數自去年8月以來持續上升,但任志剛強調,他並不認為本港有通脹迹象,指數上升與目前本港寬鬆的金融環境無關,這樣的寬鬆環境對本港經濟亦有幫助,故暫時毋須運用任何措施減低結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