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流60年 日本溫泉枯竭

再流60年 日本溫泉枯竭

不少港人前往日本浸溫泉度假,紓解身心疲累,但日本溫泉可能會在六十年內「枯乾」,即使未枯乾,很多溫泉的水可能不是真泉水,而是加熱的自來水。那個時候,遠赴浸溫泉,倒不如在家裏泡一個熱辣辣的浸浴。

北海道科學技術振興課一年前開始,對北海道五個溫泉地展開研究。五個溫泉地包括一百萬年前起形成的阿寒湖溫泉和川湯溫泉,以及二千四百萬年前到一百七十萬年前間形成的弟子屈溫泉、十勝川溫泉和湯川溫泉。
研究分析溫泉水的湧出量、泉水溫度、泉質和地下地質構造。結果發現,依現時開發溫泉的速度,這些溫泉地可能在六十年內枯乾,到時人們無溫泉可浸!

七成靠動力泵水上地面
日本溫泉六十年內枯竭,不是危言聳聽。近年有很多溫泉勝地的旅館,就因泉湧量不足,用自來水加熱後混入溫泉,將普通水當作溫泉水。今年八月,日本中部愛知縣的吉良溫泉,更被揭發九○年前後已開始枯乾,近年都是用加熱自來水營業,魚目混珠。
日本溫泉枯竭危機的根源,在於近年過度開發。根據日本環境省統計,日本開發的溫泉,近年以每年二百個的速度增加,現時全國有三千多個溫泉,全國總泉水湧出量比九九年少。
雖然從地底愈挖掘得深,溫泉水就愈容易湧出,但最近挖掘的深度達千五至二千米,起初泉水自然湧出,但幾個月後已要用動力泵將泉水揼到地面,現時日本全國要靠動力泵的溫泉數目佔總數七成。一些溫泉水的水溫亦有降溫的迹象。
雖然開發溫泉需要獲許可,但除非對公眾利益構成損害,一般會獲批,而且挖掘深度和採用的動力泵種類沒有限制。
日本環境省為了解溫泉地是否已步向枯乾之路,已決定進行全國調查。調查主要探討三方面的情況:一、過去十年新開發的溫泉地點被挖掘的深度;二、過去十年新開發的溫泉在這期間內的變化;三、各縣定下開發溫泉規定的內容。
專門分析溫泉水成分的山梨縣衞生公害研究所主任深澤喜延慨歎:「希望大家以溫泉是有限的資源作為前提,重新檢討開發溫泉的現況。」
日本《每日新聞》/《讀賣新聞》/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