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船跑馬三分險」,航運這一行向來予人不穩定的感覺,但是在「老字號」天星小輪「行船」便十分穩定。天星作風穩健,甚少「炒人」,每年員工流失率少於8%,就算公開招聘水手,也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上,務求建立可靠穩當的形象。
天星小輪有106年歷史,雖然不再是市民日常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每日吸引不少中外遊客乘坐,欣賞維港兩岸風光。助理總經理梁德興表示,天星現時有13隻小輪,由32名船長、28名副船長、96名水手及32名機械操作員(俗稱大偈)輪班工作。
天星的船長一定由內部晉升,公司每年公開招聘渡輪水手,入職後考獲海事處的60噸本地渡輪牌照,通過內部升級試便可升為副船長,再取得海員訓練中心3張有關急救、救火及逃生的牌照,並累積30小時指導駕駛經驗,便有機會升至船長,由水手升至船長一般需時6年。
梁德興說,要成為天星的水手,最要緊是喜歡戶外及輪班的工作,為了提高穩定性,新入職的水手要在35歲以上,並且擁有逾3年工作經驗,最好曾經在工程或遠洋船工作或擁有航海牌照。不過,近年失業率高企,天星也破例聘請3名30歲以下的水手,最年輕的只有25歲。
天星的船員有15%來自「上岸」工作的漁民子弟,三至四成曾經在遠洋船工作或修讀完職訓局的航海課程,其餘從事其他行業。梁氏坦言,天星這家「百年老店」非常有人情味,甚少「炒人」,每年的流失率少於8%,更有三成同事的年資超過30年。
不說不知,船員的工作除了確保小輪安全航行,更要關顧每位乘客,充當防止自殺大使。梁德興說,天星每年都遇到數宗跳船事件,03年便阻止3人自殺。其中1人站在下層船邊,被船上大偈及時發現,立刻衝上前抱着事主,救回一條人命。
梁氏也有一次親身經歷,他憶述96年某日,如常在天星辦公室工作,親眼目睹一名老翁在一艘剛開出的小輪船尾跳船自殺,老翁雙腳立時被船尾的螺旋槳打斷,將海水染紅了一大片,小輪立刻停駛,並由水手將老翁救上岸,他更親自為老翁進行急救,可惜為時已晚。
此事令梁德興印象難忘、感慨良多。他聽聞大海有磁場,易令失意的人產生輕生念頭,故他勸告心情不佳的人千萬不要坐船或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