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回歸後出現的負資產問題,隨樓價好轉漸露曙光。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天透露,去年十二月底負資產宗數,較上季大幅下跌三分一至六萬七千六百宗,是○二年第三季以來最低的,未償還金額更是有統計以來最低。有銀行界人士估計,負資產宗數今年會跌至五萬宗;有物業代理更估計,明年可全面解決負資產問題。 記者:丘倩瑜
任志剛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向議員滙報上述喜訊。他表示,即將公布的去年第四季負資產數字,較第三季減少三萬二千宗,跌幅超過百分之三十二,主要反映地產市場穩定且樓價輕微上升;涉及的未償還貸款金額,更跌至一千零七十億元,是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但他說這仍是一個高水平,希望負資產問題可以持續改善。
以負資產宗數計,今次是有統計紀錄以來第二低,僅次於○二年六月的六萬六千九百四十一宗。在此之前,金管局只公布一系列的推算數字。據中原地產統計,樓價自去年七月起已升兩成半,成為負資產一族大減的主要原因。
任總在會後補充,去年第四季數字回落速度快屬好勢頭,一月份地產市道仍暢旺,物業價格繼續上升,相信負資產數字也隨之而下降;雙產(破產及負資產)問題的嚴重性已較去年下降。
銀行界人士也相信,負資產問題可以持續改善。銀行公會主席王冬勝表示,數字下降最主要為樓市所帶動。他續稱,禽流感即使影響到本港經濟,相信也只會令負資產好轉速度放慢,並不會使趨勢逆轉。不過,他說,單透過客戶供款,負資產問題在未來十二個月也不會得到全面解決。
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則表示,只要失業率及按揭利率維持低水平,按揭貸款申請者有能力繼續供款,負資產情況可望隨之改善。經濟情況可望持續好轉,樓市穩定回升,而利率亦維持低企,負資產問題會逐步減少。
廖創興銀行高級經理張南中則指,依數據看,相信前年置業的人士已經鬆綁,部份九九年上車人士,也可能脫離負資產行列。他說若計算二按在內,負資產數字相應較高,但仍低於十萬宗。他估計,若禽流感不嚴重影響本港經濟,本港今年負資產,有望跌至五萬宗。
美聯物業主席黃建業估計,負資產會在明年降至接近零的水平,若今年二手住宅樓價上升一成半,相信負資產數目於年底會進一步下降至五萬二千五百宗。該行資料研究部相信,本港仍有十萬六千個負資產物業(包括二按),但已較去年六月高峯期時下跌四成。中原地產則料負資產宗數為九萬八千多宗(包括二按),回落約三成。
本港負資產數字,從○一年第三季起持續在六萬七至八萬宗水平徘徊,直至沙士期間持續攀升,去年六月逾十萬宗的高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