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傳媒皆大肆報道禽流感的新聞,日前筆者無意間在車上收音機中,聽到一個頗有趣的名詞,就是「哨兵雞」。
原來有些養雞場,會將一些雞隻作特別安排,不為它們注射任何預防疫苗之類的藥物,一旦這些雞隻染上流感等病症時,則預兆雞場內其他雞隻也快會出現問題,故稱這些雞為哨兵雞。
在港股中,可有哪隻股份是哨兵股?當此股份出現問題或偏軟時,則預示港股快將出現問題?
筆者認為暫時港股的「哨兵股」,應該是滙豐(005)。早前滙豐的升勢停滯不前,雖然地產及電訊股一度力撐,但始終份量不夠,未能接力支撐大市。
在這次港股大升浪中,滙豐在去年的4月29日正式升破50日平均線(圖A點),恒指則在去年的5月5日升破其50日線。此外,滙豐在去年5月9日進一步突破250日線,港股亦在隨後的6月5日突破其牛熊分界線,可見大笨象滙豐確有點哨兵的作用。
昨日這哨兵股已失守其50日線(圖B點),若根據過往的紀錄,提防這可能是暗示港股快將下試其50日線12700水平。
昨日本欄談到,和黃(013)將和記環球注入中聯系統(757),並在此建議尚未正式獲得通過之際,便「火速」地以「股花」形式配售新股,令和黃在「新」中聯系統(或和記環球固網)的實際持股量減至49.3%,類似的批「股花」之情況在近年港股真是「罕見」。
在上周末趕稿之際,一時不知將資料放了何處,故有一點尚未談到。幸好日前好友Foster代為找到有關的新聞稿,今日可再補充。
在去年6月,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表了一份名為「大中華企業財務披露水平」的報告,當中便指出香港不少大型企業「鑽會計守則的空子」,合法地隱藏債務及推高盈利。當時標普舉出的例子包括長實(001),報告指出,長實雖然控制和黃,但因其持股量低於50%,故未有將和黃的大量負債綜合在其帳目內(註:此報道摘自2003年6月27日《明報》)。
根據會計守則,控股公司要同時持股逾50%及擁有董事會控制權,才需要綜合帳目。因此,控股公司(母公司)即使擁有子公司董事會絕對控制權,但若股權低於50%,亦毋需要綜合帳目,故子公司的負債便不會在母公司之帳目中出現,這樣無形中便可將巨額的負債隱藏。部份讀者可能會指出,持有子公司的股益少於50%,則攤分的盈利亦會按比例調低,母公司的盈利也會減少。
無錯,攤分盈利確是少了,但假若子公司根本沒有盈利及尚在發展階段,這便問題不大了。
香港投資者學會將於本周五晚舉行投資課程講座,介紹可獲政府持續進修基金認可之課程,有興趣者可致電23928466留座。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