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民主 美國有責

台港民主 美國有責

威廉.基思度(WilliamKristol)

上月我到訪台北和香港時,目睹一幕劇正在開展,這將會對亞洲的自由和中國的前途有巨大影響。
在台灣,於中國日漸強大威脅的陰影下,民主已在這獨特社會生根。國民黨獨裁統治結束後,第三次的民主總統選舉正進行。
在香港,港人在北京設計的政制限制下,竭盡全力爭取過渡至全面民主。為反對限制自由而來的龐大和平遊行隊伍,顯示渴求民主自由之心多堅定。昔日英國和今天中國,從不讓港人決定政治前途,港人現在要爭取了。
中國的共產黨領導人卻另有想法。北京以威嚇來回應台灣的民主,又譴責和平公投。北京又以主人姿態,讓港人知道不應期望很快可以普選特首和立法會。
北京必然發覺,威嚇手段已不中用。台港兩地繼續擴展民主,氣氛既樂觀又現實。我在台灣和香港見到的人,沒有一個有任何幻想。中國是持久的獨裁政權,而且愈來愈被世界和華盛頓接受。美國外交政策本以捍衞及促進民主為中心,但布殊總統不幸地傾向把中國、香港和台灣摒除在此議程之外。

縱使如此,台灣人和香港人繼續以溫和及克制的方法邁向目標。台灣過去數百年已跟中國分開發展,國民黨獨裁政權的後人蔣經國決定讓自由生長,台灣人現在致力擴展和保存民主。在香港,英國殖民政府姍姍遲來推行局部民主,選舉和民意調查已不斷顯示,絕大部份港人要完成民主進程。
沒有人在台灣或香港想對付北京獨裁政權。七百萬香港人和二千三百萬台灣人,只佔中國十三億人的少數。香港的民主派甚至千方百計堅持,北京的政治發展藍圖下的架構可以帶來民主。
但北京依然笨手笨腳回應,對台灣公投咆哮,又不承認用委任制治港已行不通。
但我們要面對現實,北京的獨裁者不是愚蠢的,他們自有顧慮。北京幹部念念不忘戈巴卓夫治下蘇聯的命運,他們絕不想再面對類似天安門廣場示威的事情。事實上,正正是戈巴卓夫訪問北京,激發當年學生抗議;而正由於天安門廣場的事,使北京在《基本法》加入第二十三條要求訂立反煽動和顛覆法律。

台灣和香港有民主,對北京是挑戰。對北京來說是壞事,但最終對中國人民有利。雖然期望北京領導人放棄專權是不切實際,但國際社會堅持北京不要打壓台灣,並實踐承諾讓港人治港推展民主,這是完全合理和正確的。
但我們應認清楚,這對中港台三地人民,以至在這地區進一步發展民主的前景事關重大。如果香港和台灣的民主受挫,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未來數月最為關鍵,我們應該清楚知道牽涉的事如何重大。
香港和台灣人民推進和保衞民主時,美國的原則和利益,都使美國要站在他們一方。美國再不能像北韓問題般,堅稱我們和北京的目標一致。香港和台灣的民主前景有危險,我們不能詐看不見。
從我最近到訪所見,香港和台灣的民主正面臨決定階段。我有信心美國會(也應該要)跟香港和台灣人民站在一起,也跟渴求相同權利的中國人民站在一起。我相信,很快有一天,他們會擁有這些權利。
……………………………………………………
作者為「新美國世紀計劃」(ProjectfortheNewAmericanCentury)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