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街市三樓的「東寶小館」總是生意興隆,有時候想去吃飯,我會忍到晚上十點鐘,那時候,比較容易找到位子。
「東寶小館」大概是全香港最有性格的大牌檔了,你去吃飯,冷眼旁觀,在伙計身上,可以感受到這種性格,他們永遠不跟食客嚕囌,你想吃的食物賣光了,如果很不甘心地叫他們能否想想辦法,答案可能會是:「那你明天來吧!」
在他們的菜牌上,邊邊角角寫着一些明為對不起,但又很寸的語句。比如:「貴客訂座務請於每天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半來電,請不要在晚上六時後,因為可能沒有伙計有空接電話。如有不便也沒有辦法,對不起!」
又比如:「對不起,今年沒有二十窩及火鍋散叫!再暫停一年!要吃自選火鍋請到火鍋專門店,謝謝!」
還有一條更厲害:「對不起,本小館繼續不賣米粉及乾炒牛河。請不要問!多謝合作!」真係好寸。
但是,為甚麼依然天天食客爆棚呢?
那是因為香港人的幽默感已經到家了,看了以上這些「對不起」,只覺有趣,初次光顧的人,心裏可能還有一股「看你有些甚麼本錢敢出此大言不慚。」這也是一種捉顧客心理的方法,很值得搞市場學的朋友研究一下。
當然,歸根結柢,出品好才是真正的本錢。「東寶小館」的小菜做得好是公認的,菜式花樣又多,口味又廣泛,從「墨汁吊桶」到「大肚婆炒飯」,都叫人吃了念念不忘,即使蒸一條東星斑,也勝過許多高級海鮮酒家。要不然,還拿着這麼一股氣勢,你以為香港人犯賤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