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零關稅$4000萬貨受惠

CEPA零關稅$4000萬貨受惠

【本報訊】CEPA實施一個月以來,工貿署共批出總值4000萬元的貨物,享有零關稅。至上月27日止,共批出享零關稅的貨物86宗,其中以藥劑業反應最佳,佔總數37%。

至於內地對香港開放的18個服務行業中,只有5個獲批出合共47份服務商證明書,反應依然慢熱。

藥業界申請多
中華廠商會中藥產業拓展委員會主席劉文煒解釋,藥業界人士對CEPA反應良好,原因是該行業申請CEPA最容易。
以往本港藥品進口內地,所需的批文,跟CEPA所需的要求一樣,因此藥業不像其他一些行業,要增加在港工序,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證的定義。在沒有額外成本工序要求下,業內人士均願意利用CEPA進入國內,享有減免3%的關稅率。
不過,由於今次只是少付3%關稅的優惠,新政策未有吸引業內因而加大在港投資,擴大進口內地的貨量。反之,他希望,港府可向中央爭取,加快內地審批認可銷售新藥,這樣可以鼓勵同業增加在港投資,拓展內地市場。目前,有關的審批時間長達一至十年。
至於以跨國藥廠為會員的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其執行董事賀賢忠說,會員主要在內地合資設廠生產,也未有因CEPA而計劃在港開設生產廠房,因為由香港把藥物進口內地,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嚴格審批程序,倒不如在內地,透過合資企業銷售更為直接。

服務貿易冷淡
至於服務貿易,至今反應仍較冷淡,香港專業聯盟副主席劉炳章認為,主要是進入內地門檻仍然較高,專業服務界別,除了要取得香港公司定義外,還涉及專業資格須獲內地確認、資本要求、執業資格要求、聘請內地員工要求、及經營經驗等,不是一般中小企業可以符合。
對此,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將於2月17日到北京,會見中國商務部部長安民,就專業資格互認、執業資格和市場進入方面進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