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br>南涌嘉龍潭壼穴任你左穿右插

短線遊:
南涌嘉龍潭壼穴任你左穿右插

被譽為全港最大壺穴區的鹿頸南涌嘉龍潭,是新界東北部五大名潭之一,天寒地凍依然不減其叫座力,潺潺流水注滿潭上石壁的每個壺穴,尉為奇觀,冬季遊嘉龍潭可免洪水威脅,兼享山澗郊遊之樂,只恨不能投潭暢泳!

記者:陸伊琳 攝影:陳盛臣
模特兒:Low、施忻(Sunspot)

5玩壺穴

擺Pose拍照
■模仿1999年電視節目《山水傳奇》中葉童的Pose,當年她拉隊拍攝嘉龍潭。

誤墜深淵
■放心!壺穴很淺,大約只到大腿位置。

無敵碎石腳
■腳力萬鈞,穿石破洞,證明部份壺穴是相通的。



鹿頸路觀鴉洲
今日的遠足路線簡單易行,3小時可走畢全程,首站先探紅樹林滿布的鹽灶下,近觀對出的白鷺聚居地鴉洲。再沿鹿頸路向南行3分鐘進入南涌範圍,路邊有個灰窰遺址,相信有近百年歷史,進入南涌村前,會經過觀音宮及天后宮,廟前空地可一覽沙頭角海景,這裏視線同樣可及鴉洲,不過近期禽流感猖獗,還是要小心一點,容後再來觀白鷺吧。

飛身入穴
■找個獨立壺穴,頭下腳上,探頭入洞看個究竟,高難度動作小朋友切勿模仿。

鐵拳穿洞
■不要裝兇作勢,說自己功力深厚,能打穿2個洞來!



嘉龍潭行澗玩壺穴
續行鹿頸路南涌段20分鐘,眼前出現一個閘壩,擇左邊大路上山,5分鐘便達嘉龍潭入口,入口位置頗隱蔽,記好了,入口附近有公廁,公廁對面有小路直落嘉龍潭。
嘉龍潭又名石板潭,是香港最大壺穴區,其石坡由於長期受流水及漩渦帶動的碎石衝擊,石坡漸漸形成凹陷,是為壺穴,部份壺穴相通,冬天流水少,易接近,夏天壺穴流水滿溢,愛刺激一族經常大膽潛水穿穴,雖是刺激,但絕不主張,要是洪水沖至,準會走避不及。

■鹿頸路的灰窰雜草叢生,古時人們便用灰窰燒貝殼來製造建築用料。

■地理課,鹿頸路對開的小島雖同樣叫鴉洲,但與索罟群島的大小鴉洲完全無關。



尤德亭北望神州
原路去原路回,依入口公廁旁的小路繼續上山,往鹿頸方向進發,前港督尤德爵士最愛行鹿頸,喜歡在鹿頸山頭欣賞風景,遠望神州,故山上建有尤德亭,景觀一流,天氣好視野清晰,可近觀沙頭角,遙望中國內陸景致。
途中會經過一個石林,內有屏嘉石澗,惜逢旱季乾涸,無甚可觀,石澗上建一橋,名「橋山橋」,名字有趣,因昔日附近是所橋山小學,再行20多分鐘,到達鹿頸黃屋村,訪古村必遊祠堂,其中一間叫「春儒黃祖祠」,上年新修葺,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內裏裝潢非常華麗。

■往下游,澗邊發現3個風乾壺穴,壺穴分布極似可愛國寶熊貓。

■冬天流水緩緩而下,像露天溫泉,恨不得在此泡浴,可惜只有凍水。

■過橋上山行二十多分鐘,便到達了尤德亭,尤德82年起在港督任期間時常到來視察北區及飽覽山光水色,86年突告病逝,北區區議會在88年特建這亭作紀念。

■最深刻就是上年新修葺的春儒黃祖祠,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內裏新的裝潢十分華麗。

■南涌各村多魚塘,景色優美。

鹿頸村醫肚
過黃屋村,出大街,小巴站旁有茶座醫肚,提供飽肚的燒鰻魚飯($28)、雞肉嫩滑的鹽焗走地雞湯米($18)及味道一流的自製山水豆腐花($10)。

開心茶座
電話:26559889
地址:粉嶺新娘潭道鹿頸村2號

交通
去程:粉嶺火車站乘56K專線小巴($7),鹿頸路鹽灶下下車起步,車程20分鐘。
回程:鹿頸黃屋村出新娘潭道,開心茶座門前小巴站乘56K專線小巴($7),返回粉嶺火車站。
查詢:HKTraveler.com(旅行家)